梵蒂岡檔案館 保管聖座重要公文

期數
3951
刊登日期
2019.11.08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4 月 14 日 基督苦難主日

(綜合梵蒂岡電台訊)「梵蒂岡秘密檔案館」十月改稱為「梵蒂岡檔案館」,這改變凸顯這些檔案對外開放的本質,讓外界透過聖座的公文和文件,認識教會的歷史。

梵蒂岡檔案館保管了聖座的所有公文和文件,裡面所收集特殊文件,其性質與歷史的意義深遠。檔案文件的收集始於教宗額我略七世(1073-1085年)任期內的手稿,這歷經了亞味農教會分裂時期而倖存下來。後來在十七世紀初, 把這些文件置於其內。

梵蒂岡檔案館約在一六一一年形成,由保祿五世教宗成立,作為教會收集和儲存來自宗教和世俗生活領域的重要文件和著作的館藏。

頭一批資料於一六一四年安置完畢,隨後檔案館仍延續這項工作。檔案館保存歷代教宗發出和接收的信函、聖座財務文件,也有聖座駐各國使館和外交使團的外交文獻、大公會議、世界主教會議文件等資料,那時,案卷長四百米,近年已長達約八十五公里。

梵蒂岡秘密檔案館是為教宗和聖座服務的機構,館藏曾於一八一○年在拿破崙的授意下轉移到巴黎,在維也納會議一八七五年結束後又回到羅馬。在遷移過程中,教會曾面對文件丟失的困境,後來在一八八一年,教宗良十三世向學者開放檔案館,讓他們隨意查詢資料。到了現代,保祿六世也讓學者查閱梵二檔案,聖若望保祿二世也開放了有關二次大戰等檔案。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