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亞馬遜會議的啟迪
聚焦於亞馬遜地區的世界主教會議特別大會十月底結束,會議主題為「亞馬遜——教會與整體生態的新旅程」,讓更多教會人士關心生態和亞馬遜地區的社經宗教狀況。
無獨有偶,環保團體「氣候中心」(Climate Central)十月底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地球海水上升,至二○五○年全球多處位處低地的城市,將受影響。報告預測香港新界西北區可能是水淹災區之一,赤鱲角機場和西九龍等地亦有遭水淹的風險。有關報導提及香港的不同地區,推測是三十年後的事,情況確令人關注。
這次聚集一百八十多名與會者的亞馬遜會議,誠如剛卸任的世界主教會議秘書長巴爾迪塞里樞機(Lorenzo Baldisseri)所言, 這代表著「整個教會關懷亞馬遜地區」。
亞馬遜的熱帶雨林和河流,被視為全球最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有研究指該區涵蓋了全世界兩成的水流;它只佔全球不足半成面積,卻居住了全球三成已知的叢林植物,昆蟲和生物。
事實上,教會重視一種整全的生態觀,認為生態學也是一種社會學觀念,生態觀也必須把正義思想融入有關對環境的論述, 好能聆聽大地和窮人的呼聲。於是乎,在關心生態的同時,也要著眼於與生態相關的社會危機,例如是與貧窮問題相關的原住民、小農戶和城市邊緣人士等。
教會與社會上一眾善心人士,聯合尋求對整體處境的解決之道,以回應貧窮、讓遭排斥者重拾尊嚴,一起照顧受造界。
當然,在關心生態的同時,外界亦關注這次會議中已婚者領鐸職和婦女在教會內角色的課題。在這方面,教會在持守聖傳(Holy Tradition)的同時,也作出了一些牧民反思。例如在肯定照顧信徒團體的牧靈責任屬司鐸職權的同時,指出「在司鐸短缺的情況下,主教可有限期地將牧靈照顧團體的職務託付於該團體內一位不擔任司鐸職的成員」。而教宗方濟各亦表明將召集新的委員會,繼續研究女性執事職。
要初步總結這次主教會議可堪留意和借鏡的地方,一是聆聽和分辨,這本來就是主教會議的核心,聆聽和分辨在聖神的推動下,人以信德回應,還加上人性,以愛和謙卑的心來進行;二是關顧窮人,眾人要在生態環境以至社經生活上作出整全的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