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的心態

期數
3952
刊登日期
2019.11.15
作者
莊勁怡
主曆
主曆 2019 年 11 月 17 日 常年期第卅三主日

要處理因人際關係撕裂而造成的壓力,終極的解決方法就是要修補撕裂,這對家庭和教會等群體都是重要的。然而,要做到關係的修和,必先要重拾良性的溝通,而要有良性溝通,則必先要調整心態,就像練功夫必先要練好內功一樣。上回提及兩種心態調節:(一)採取主動和對方溝通,只會證明你很重視和對方的關係,並非「認低威」, (二)只要時間和環境配合,所有人也可以溝通。

心態三:耳聽三分假,眼看未為真。

相信很多香港人也記得這是十多年前電視劇《溏心風暴》裡的大契(李思琪飾演)名句。強調我們要對我們所聽到丶看到的資訊,永遠留有懷疑的空間。這是民間智慧!法國哲學家笛卡兒(René Descartes, 1596— 1650)是理性主義的哲學家,他提出以「普遍懷疑」作為尋找真實認知的思考方法(method of doubt)。他的名句是「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而他後期的另一著作有另一句「我懷疑,故我在」(Dubito, ergo sum)。今次社會事件當中,各種社交媒體充斥著各式各樣片面的、甚至是虛假的信息,有些影片甚至可能是自編自導自演。一般市民大多沒有足夠的資料去分析資訊的真偽。不少家庭就是為了社會上發生的大大小小事件的真確度而直接或間接起爭執,或是冷戰。

只要抱著多聽無妨的心態,懷著開放的心情,別堅持只有自己的資料是對的,留有懷疑的空間,緊記所有資料可以真也可以假,可以半真,也可以半假,便可減少立場不同而引起的不和。

不要輕看與親人關係破裂帶來的壓力,輕則失眠數日,重則令人患上情緒病。筆者曾遇上一位已退休的教育界前輩,因為一個打扮成學生的人不停以粗言穢語罵人的短片,氣得暴跳如雷,血壓飆升;有位中年太太, 由於和丈夫立場不同,引發抑鬱症, 需要藥物治療。

你是否已調整好心態?如是,恭喜你 !你將會和對方重拾健康的溝通和關係! 

亂世中的健康系列之三╱作者莊勁怡為精神科專科醫生,現於聖神修院神哲學院修讀日間課程。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