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撒中的三位青年

期數
3955
刊登日期
2019.12.06
作者
丘建峰
主曆
主曆 2019 年 12 月 08 日 將臨期第二主日

我坐在聖堂的最後一排,往前面兩排,坐了三個青年,三個參與彌撒卻完全不參與彌撒的青年。

先聲明:不是批評他們仨,只是想帶出一個實況,供大家一起思考一下。

不想一一描述,總之,三位年青人無法安坐椅上,其中兩位不斷竊竊私語,但又未至於太大聲,未有干擾到其他人。其中一位不斷拿電話出來看,快看快收,但短時間又拿出來。

進台詠沒有唱,經沒有念。到了神父講道,其中一位離開聖堂, 待神父講道完畢才回來。

雖然三位在彌撒裡完全抽離, 幸好他們不算太干擾別人,而我心中就禁不住冒出一個巨大的問號: 為甚麼他們會坐在這裡。

要知道,彌撒時間說長不長, 說短不短,一小時有多,要三位年青人留在這裡一個多小時,而他們又近乎完全不參與,應該不是易事。如果他們其實不想參加,為甚麼他們會留下? 

正因為這疑惑,在互祝平安時,我冒住違反禮規的危險,趨前與他們仨祝平安,然後我問他們: 「如果你可以選擇,你會否參與彌撒?」

三位年青人呆了一呆,中間的一位就回答:「都會。」「但你們幾乎完全不參與,為甚麼還會參與?」「我們都有參與。」「但是你們不念經不唱歌?」「我都有唱天主經。」

對話就是這樣曳然而止,畢竟在彌撒裡,沒有機會再談下去。

或許有教友會怪責這幾個年青人,或許有人會抱怨,負責培育的組別要改善,而我並沒有這樣想。雖然只是短暫的交談,三個年青的態度良好,況且,能夠在完全不參與的情況下,堅持一小時不干擾別人,這未嘗不是良好品格的表現。至於主日學,我亦知道導師很認真努力,用盡不同的方法來鼓勵年青人,繼續自己的信仰路。

只是,正如我和他們仨半途而廢的對話一樣,其實要了解年青人在想甚麼,非常不容易,因為他們都不太明白自己想甚麼。他仨不離開感恩聖事,卻又無法真正地投入,這不應視為他們的問題,而是教會現況的圖像:如何讓年青人真正地投入教會生活裡,如何讓他們在教會內,正清楚自己的心意呢? 

堂邊鶴系列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