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為二○一九年謝主恩
二○一九年即將落幕。一年將盡、新年來臨,正是反躬自省的良機。若過去一年安好,固然需要感謝天主的眷顧;但過去一年若因著個人疾病、社會不安或者其他難關而有感挫折,也當祈求我們能保持信德。
香港天主教會今年開首就遇到了一件大事:教區主教楊鳴章一月三日溘然逝世。楊主教生前長期在明愛推動愛德工作,關心有需要者。他擔任香港教區主教十七個月,在晉牧前,他曾出任明愛總裁超過十年,與明愛同人關顧「最卑微無助、最末後無靠、最失落無救的人」。在他硬朗作風的背後,教友亦懷念著這牧者的樸實。
教廷其後委任榮休主教湯漢樞機為宗座署理,至今教區主教一職已經懸空近一年,教區繼續等待新主教。
為香港社會來說,今年是社會和政治動盪的一年。當局擬修訂引渡條例,聲言是容許當局引渡疑犯往台灣或中國內地等香港沒有簽定引渡安排的地方,但這風波影響香港人二○一九年整個下半年的日常生活。
社會上不同階層的市民極力反對該條例草案;九月初,政府對公眾的請願作出讓步,撤回修例。可是,請願者和警察之間不斷發生衝突,政府的處理手與警權議題引起關注以至批評。
姑勿論政治觀點或取向,這半年為父母、教師、牧者,甚或警務人員及其家人,帶來莫大的考驗。許多父母感到徬徨無助。
政府譴責請願中的破壞行動和縱火,並把示威稱為暴動。請願者譴責政府使用警察鎮壓請願,甚或用上不相稱武力。雙方互相指責且暴力不斷升級,使整個城市和校園處於不安。
由於政府拒絕對民間訴求作出讓步,而請願者也拒絕輕言放棄,目前要面對的問題是:香港的前途到底會怎樣?二○一九年正在逐漸消逝,但是初步的答案仍未在望。這個城市一向是七百萬名具有創新精神、胸懷大志、愛好和平且有禮的人的家園。我們能否找到辦法,走出當前的困局?
二○二○年即將到來,有望帶來新的希望、新的許諾。教宗方濟各在世界和平日文告中敦促世人向對話抱持開放態度、努力達到彼此寬恕,及致力於生態皈依,他寫道,當民主建基於公義和致力於保護各人,特別是弱勢和邊緣社群的權利,它就可以成為和平進程的一個重要範式。
讓我們感恩,為來年懇切祈求天主給予啟迪和福祐,使我們在進入新年之際踏上正途。謹祝眾人在二○二○新的一年主寵滿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