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雅各伯朝聖之路(六)

期數
3958
刊登日期
2019.12.27
作者
陳振華
主曆
主曆 2019 年 12 月 29 日 聖家節

神父通曉法文、西班牙文、拉丁文、英文和中文,在西班牙旅途上一切聯絡與查詢,完全難不倒他。而且一開始便是他籌劃路線、訂機票和沿途安排住宿,每到一地便找當地教堂一同舉行彌撒,未能安排的話,便自行找地方進行小型彌撒,應變靈活。

完成每天日程之後,大家便興致勃勃地尋找晚餐地點,以慰一天的辛勞,餐桌上回味當天經歷、暢談明天大計。當大家吃著喝著,飽得撐著肚皮時,包神父還會研究可點甚麼甜品。

在西班牙╲ 朝聖路上有這樣的說法:「神父所要求的,都會獲得。」事實上神父所到之處,均受尊重。一些同途的朝聖者,更非常感激神父可安排彌撒,讓他們沿途可參與。

但神父性格急先鋒,兼顧事情太多,難免掛萬漏一,顧不上一些瑣碎事項。經過開頭兩三天,我們其餘五人已建立默契,在神父身邊廣佈綫眼,隨時擔任左右拾遺職責。

每晚開餐前,我們都會舉杯慶祝完成當天目標,有一晚神父情緒高漲的說:「好多謝你們參加呀,咁我至可以行Camino。」

其實, 是我們五人要感謝神父,若沒有他登高一呼,妥善籌劃, 便不會成就我們這次豐盛之旅。

後記:香港公屋晾衫大法

人在旅途,有時也需要靈活變通,應用香港的經驗。

旅程第四天抵達舊城Tenio時, 我們入住的旅館,是四星級酒店在地庫附設的albergue,床鋪設備有酒店水平,企理堂皇,取價每位床鋪十二歐元,也算合理。但冇通風晾衫地方。

酒店有洗衣服務,但一小膠袋收費八歐元,附近也沒有自助洗衣。於是我們決定自己手洗,再想辦法。

有人取法香港公屋智慧,晾在路邊欄杆,有人建議鋪在停泊的汽車車頂,上曬下燙效果更快。但這樣稍為「眼寃」,也有集體被趕出城的風險。

於是我在附近打探,有一空地可拉起繩子足夠曬晾我們六人的衣物,較為隱蔽不礙眼,晾衫時又可欣賞前面草坡放羊景緻。

大家一致通過這天然生曬方案,張衣掛物。擾攘之際,斜對面樓上露台有一婆婆探頭出來,說了一堆西班牙話。

正擔心她是否投訴我們時,神父翻譯說:婆婆問夠不夠衣夾,要不要多些。

她的細心實在令人感動。

•全文完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