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新年:聆聽同行

期數
3959
刊登日期
2020.01.03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1 月 05 日 主顯節

新年伊始,先祝讀者在基督的愛內平安! 

過去一年,香港人經歷了動盪的一年。七百多萬香港人,心中都疑問著,香港會如何走下去?會有怎樣的改變? 

不同人對前景有著不同的期望,有人渴望香港可以重回一九年上半年前的秩序,有人提出香港要重回中英聯合聲明中的應有秩序,亦有人對香港的社會前景,特別在政制, 教育,以至經濟發展上,都有不同的意見。

面對不同的意見,效果未見顯著,社會上的張力則未退場。

香港教區宗座署理湯漢樞機在將臨期牧函中提出「主!快來」是新一年的牧民主題。有關新一年的牧民主題,期望本地的教會團體,以信仰的視野來看社會的進展和歷史,希望教友可以從依靠耶穌的視野,嘗試從視角的轉變帶動心態及生活的革新。

如此看來,牧民主題提倡的也是一個渴望轉變的方向,跟其他的渴望相比時,也可視為一個新視角和新渴望。

「主!快來」提出了三個取自路加福音有關轉化的片段或教導,提出三個重點。

從復活主基督於厄瑪烏路上向失望的門徒顯現,提出「聆聽同行重燃希望」;由浪子回頭,被慈父無條件接納回家的片段提出「接納限制走出困局」和另一個主基督復活後的顯現帶出「轉化傷痕迎向新生」。

若以文本的表達來看,三個重點的表達,都是工整八字口號,包括了行動及與主與人與己修和的正向效果。至於實際落實的層面及效果,或可從教會生活的經驗去回顧與展望。

看到「聆聽同行」時,有青年想到:教區神長早前與青年見面,與會青年「被聆聽」的渴望未得滿足。有誰不渴望被聆聽?即使沒有出席上述活動的教友,他們感到教會當局聆聽他們嗎?但值得留意之處,是當有人提出教會要多走一步時,又有別的聲音說教會走得太多太快。如何落實「同行」,在愛德中求同存異?

渴望教會團體成員要一起「聆聽同行」時,我們要在教會內有共負責任的精神,讓基督子民在不同的職務和崗位上互相扶持,一起建設教會,造就社會。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