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尋愛、捆綁、釋放⋯⋯
彩虹是父母的獨生女兒,小時候父親在香港工作,彩虹和母親留在大陸生活,直到升讀小學才來港一家團聚。彩虹最初懷著盼望和興奮,祈盼一家團聚可帶來家庭溫暖、更完整的家、被父母的愛擁抱的溫馨。
可惜, 真實的家庭團聚並不如她想像的圓滿,父母總是為生計而爭拗,無論她有多努力學習,成績有多少進步,父母眼前只為經濟而擔心, 很不容易才有一家人一起出外遊玩的機會,卻又為了花費而吵過不停。
更壞的事發生在彩虹小五的時候,她偶然接了一個陌生女士的來電,自稱是父親的另一個女人,彩虹心裡既焦急又憤怒,很不容易才等到母親回家,向媽媽道出心中的怒氣。想不到母親竟帶著責怪的語氣,教訓她不可對父親不禮貌,容不下她的憤恨,然後母親繼續承受丈夫出軌的痛。
自此以後, 彩虹雖然與父母共處,心靈卻是無比孤單。升中以後, 沒有父母的心靈同行,彩虹惟有在朋輩間尋找,後來為了得到愛和認同, 她曾染上了毒癮、曾作未婚媽媽、離過婚、失去了孩子、被騙感情和金錢……
她與我們遇上的時候已成功戒毒,重新建立自己的人生,但失去的孩子卻在腦中揮之不去,縱使身邊有支持她的男朋友,情感上卻與被愛和肯定保持距離,要藉著第三者的感情來證明自己的重要和價值。
後來, 彩虹透過心命種籽—— 心靈創傷社區支援計劃的工作坊意識到自己對被愛和肯定的渴求,明白這一切都是自己天生的需要,不必被責怪或抑壓,開始可以與自己的情緒共舞,漸漸她學懂走出陰霾,察覺並表達憤怒,容許自己向父母表達心中的不滿和內在的需要,一天她終於發現與父母分清心理界線的需要。
現在的彩虹已重新建立婚姻,懷了孕,並搬離父母家,確立與父母的界線,她想減低與父母的糾結對她下一代的影響,也希望重新一次做一個負責的母親,讓孩子擁抱父母的愛和關顧。她不單想做負責任的母親,更想成為自己的母親,好好照顧自己, 才有照顧孩子和別人的能力,避免把創傷代代相傳,這也是這計劃的宗旨。
我們都沒有完美的成長, 只是我們可以把握現在,修補成長中的不足,鞏固自己的潛能,成為更真實和有生命力的自己,建立自己和下一代的未來。彩虹的故事正正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明愛家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