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上主真的是我的磐石?
聖家節彌撒神父講道時,首先講了一個非常風趣的故事:話說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家,在聖誕節前打長途電話給加拿大的兒子,鄭重告訴他,他們要離婚了, 因為倆伙子幾十年的婚姻實在很難再走下去,並請兒子立即將這訊息轉告英國的姊姊。兩姊弟得悉這消息後,非常震驚,即時告訴爸爸,他們馬上回港,並叮囑爸媽在他們回港前,千萬不要做任何事。老人家掛上電話帶著成功的神情,轉身對老伴說:「搞掂啦!他倆馬上買機票回來啦!」全堂爆笑良久!
神父微笑地開始按著當天讀經一的德訓篇(德三3—7,14—17),發揮其中內容: 「我兒,你父親年老了,你當扶助;3不要使他憂傷⋯⋯不要因為你年富力強就藐視他⋯⋯你應容忍母親的過失⋯⋯振興你的家庭。」按著以上的內容,認真講出父母對子女的恩情,加強力度鼓勵大家如何要關心父母,效法聖家的榜樣,好能為今日的世代作見證。見到信友們都伸長頸項,非常留心細聽。
彌撒後,這故事竟整天縈繞在腦海中,我很欣賞今天的道理,真的今天不少需要人關心的老人家,他們一生已為下一代貢獻了自己,如今年老了,甚至體弱多病,孤獨、失落、抑鬱、渴望別人悉心照顧,尤其是子女們的關懷。故事中的老夫妻很可愛,可能很久沒有見過女兒們了,實在難以忍受內心渴望見他們的煎熬,我猜想他們確信女兒們疼錫他們,所以才出此下策!
我在掛心,此招數用後,再有否另一更高招的呢?兩姊弟懷著關切父母之情,心焦如焚地奔趕回家,若發現是個騙局,他們有甚麼反應呢? 理想的反應,當然希望他們了解年老父母愛子心切。若不幸,覺得父母不體諒自己。小則一笑置之、大則憤怒、反感,甚或認為父母太自私,不體諒到他們正處人生最逼迫的階段:全職工作、照顧子女、家庭、為趕上時代還需要進修⋯⋯實在忙得不開交,所謂扶老攜幼,實在不簡單。就正如當天的第二讀經:「你們做父母的,不要苛求,以免你們的子女灰心喪志。」(哥三21)
由此看來,面對兩代各有其需要和困難,在這十字路口,如何處理?寫到這裡,我不知如何再下筆,因為這是非常複雜和敏感的人際問題。我只知道,在生命中,除非我們不斷學習和經驗上主是我們的磐石、是我們生命最終的靠山,再加上實踐基督給我們最大的誡命——「愛」,更不斷學習「接納」和「放下」外,我想不到其他方法面對這困難了。
•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和黄漱芳輪流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