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致函世界經濟論壇 強調人是公共政策中心
(綜合梵蒂岡新聞訊) 世界經濟論壇於一月廿一至廿四日在瑞士達沃斯召開。教宗方濟各致函該論壇執行主席施瓦布教授(Klaus Schwab),強調「眾人同屬一個人類大家庭的成員」, 由此產生「人民有彼此照料的義務」, 「應把人置於公共政策的中心」, 而不是「純粹為追逐權力和利益」。
世界多國元首、金融學者、實業家和經濟學家等人出席上述經濟論壇。
教宗在信函中提醒,世界經濟有必要「超越技術或經濟短期目標,在尋求解決當前問題或提出未來倡議計劃時, 要充分考慮道德的層面」。
教宗接著提到,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到迄今已舉辦五十屆,邀請經濟學界和政治界人士為實現一個凝聚團結和可持續發展的世界作出商議。
教宗繼續指, 在過去的五十年中,發生許多地緣政治變革,在經濟、就業市場、數碼技術和環境方面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些發展「使許多人獲益,但同時對另一些人卻產生了負面影響」。
教宗祈願論壇的商議能夠「提升關懷,特別向那些遭遇社會與經濟不公對待, 甚至生存也受到威脅的人們作出關懷」。
教廷樞機出席論壇 呼籲各國善用新科技
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期間,聖座促進人類整體發展部部長圖爾克森樞機聯同正教宗主教、猶太教莫斯科的大經師共同呼籲世界各國政府,善用新科技來謀求人類共同福祉。
圖爾克森樞機於一月廿二日出席該論壇的新聞發布會,他在演講中指出「地球和窮人在哭泣」,為此各宗教領袖來到了達沃斯與世界金融和經濟的中心對話, 為促成「一個全球的共識並作出改變」。參與發布會的有正教會普世宗主教聖統巴爾多祿茂宗主教和莫斯科猶太教戈德施密特大經師(Pinchas Goldschmidt)。
百年通諭基金會代表 呼籲在經濟中改善生態
談到這次壇論, 《百年通諭》基金會科學組協調人、經濟學家馬爾塞圭拉教授(Giovanni Marseguerra) 指出:「我們的經濟此刻面臨深層的演變。環境和人類可持續發展的主題,也就是面向大自然和人類,成了關鍵議題。這也是教宗方濟各頒布重要的《願祢受讚頌》通諭的一大成果。現在必須將這種助長排斥和丟棄的全球資本主義,與更加關切人和環境的原則相結合。」
在談論全球經濟時,總是會提起國內生產總額的增長。然而,種種不平等的問題也是全球性的現象。馬爾塞圭拉指出,「不幸的是, 在先前的年代裡有個迷思, 就是:國內生產總額的成長與消費的增加成正相關。當時,人們認為,必須不斷消費,然後拼命生產。幸福則截然不同:近期的研究顯示了這一點。當然, 具體而言,可持續發展與這種經濟模式很難互相調和。因此, 我們必須逐漸推廣生態轉型;也就是,轉變成一種更加關心可持續發展的生產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