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主教會議後勸諭 寄望保護原住民與環境

期數
3966
刊登日期
2020.02.21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2 月 23 日 常年期第七主日

( 梵蒂岡新聞訊) 聖座新聞室二月十二日召開記者會,介紹教宗方濟各撰寫的泛亞馬遜世界主教會議後《親愛的亞馬遜》宗座勸諭。教宗就亞馬遜地區提出多個「夢想」,他寄望社會保護原住民與環境。

教宗夢想眾人維護亞馬遜最貧窮者、原住民和卑微者的權利上作出承諾,同時營造一個保存自身文化財富的亞馬遜;一個守護多元生態的亞馬遜;一個有能力在亞馬遜實際發揮作用的基督徒團體。

記者會上, 亞馬遜世界主教會議特別秘書切爾尼樞機(Michael Czerny)是主要發言人之一,他向梵蒂岡媒體闡述了這道《勸諭》的主要內容,他指教宗提出的「夢想」不會是一個瞬息即逝和寄予無限期未來的願景。

樞機表示,教宗此處的夢想指明「整個教會該當行走的道路,其美妙在於看到一個遠景,而不是把一列的誡律強加於人」。《勸諭》第一章論「社會夢想」,面對本篤十六世早已譴責過的亞馬遜環境遭破壞和當地人民的人性尊嚴受侵害的情況,教宗方濟各邀請世人感到憤慨,因為我們對惡習以為常,這不是件好事」。

談到「促進亞馬遜」的具體含義,切爾尼樞機說, 這意味著「不使亞馬遜殖民化、不以摧毀環境和危害原住民的大量開採政策對它進行掠奪。同時,既不使當地文化成為神話故事,也不陷入只『關心生物群落卻忽視亞馬遜人民的』保護主義。認同與對話是兩個關鍵詞, 彼此絕無對立之處」。

關於對「教會」的夢想,切爾尼樞機指出,《勸諭》中關於傳教的遠景令他深受感動, 其中提到若不「熱情」宣講福音,教會的計劃就會變成非政府組織。教宗解釋道,維護窮人、卑微者、原住民涉及見證和建議與耶穌建立友誼。社會訊息涵蓋宣講福音及其核心「初傳」,涵蓋人類生命、人性尊嚴、正義和照料共同家園。

回應司鐸匱乏議題

對於亞馬遜地區司鐸匱乏的議題,《親愛的亞馬遜》勸諭對此指出哪些途徑,切爾尼樞機表明,「需要提供服務,使那個最偏遠的地區能夠有更多的禮儀慶典」。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