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講道】主,賜我一顆新心

期數
3969
刊登日期
2020.03.13
作者
黃君右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3 月 15 日 四旬期第三主日

四旬期第三主日(甲年讀經) 

讀經一:出十七 3 ﹣ 7 ∣ 答唱:95 ∣ 讀經二:羅五 1 ﹣ 2,5 ﹣ 8 ∣ 福音:若四 5 ﹣ 42 

十七年前, 小小神父戴著口罩,和其他候洗者進教成為教友。那時大家患得患失,一方面為著成為信友而高興,但另一方面又擔心天主隨時急召返回天家,心有不甘。的確,當時自己的信德比那口罩還薄。

至聖之夜當晚,大家還打趣,恐怕我們是香港教區歷史中唯一一批帶著口罩領洗的人。可惜,我們太低估人禍了。執筆寫這篇分享時(二月九日),政府終於宣布限制從內地進港人士要接受監察十四天。遲來的回應,衝擊不少基督徒的心靈。大家不禁問,究竟做基督徒有甚麼意義?我還可以怎樣生活? 

〈出谷紀〉中記載以色列人得到上主憐憫,派梅瑟將他們由為奴之地,領到預許的福地。他們不會忘記,天主怎樣降災動搖埃及王法老的心、那一夜天主擊殺埃及全境首胎的震撼、天主又怎樣伸出權力的手臂施展大能,將洪水分開,讓他們走過⋯⋯。

當他們走過紅海,還跟著梅瑟頌揚上主說:「上主是我的力量和保障,他作了我的救援。他是我的天主,我要頌揚他; 是我祖先的天主,我要讚美他。」(出十五2) 

人總是心硬

不過過了三天,餘慶敗了,面對沒有水源的挑戰,人開始抱怨梅瑟和天主。他們甚至厚顏無恥地說:「巴不得我們在埃及國坐在肉鍋旁, 有食物吃飽的時候, 死在上主的手中!你們領我們到這曠野裡來, 是想叫這全會眾餓死啊! 」( 出十六3)人的可惡, 不單單為了可恥的利益而口吐凶氣,也在於陷天主於不義, 說天主原來會見死不救。

的確, 魔鬼十分蠱惑,以利益、榮辱、痛苦、災難,把人引進兇險中,遠離天主。你只要一不留神,甘心與他為伍, 甚至自以為比他還要聰明、更能幹,你就會跌進深淵,粉身碎骨。

人心可以轉化

福音中記述婦人與耶穌的對談。起初,這婦人明顯看不起耶穌。古代男權至上,一個婦人可以態度傲慢如此,令人乍舌。不過耶穌也明白, 婦人要在烈日下、最少人出沒的時候來井旁汲水,就是要避人耳目,因為她是個不見得光的罪婦。耶穌以仁慈相待,以慈悲目光看這婦人,讓這個婦人經驗到不一樣的可能。

耶穌這份新的精神,開了婦人的眼界,讓她最終轉化了。看她由稱耶穌為猶太人,後來稱他為先生,最後宣認他是救主;對水泉的認識只是由祖先給他們留下賴以為生的一口水井,到渴求永生的活水,這種變化,並非偶然。因為用心接觸,誠懇開放心靈,願意真誠傾聽、交流,人與天主聯繫起來。

一份新的精神

舊約以民和婦人的經驗,讓我們明白,唯有懷著新的精神去生活,去與主相遇,你才能獲得真正的美善和喜樂。同是一池水一口井,因為你用新的精神去經驗,你有新的發現,又因為這個新的可能,你有動力矢志跟隨天主。

即將領洗的兄弟姊妹,因著這對永生活水的渴望,你們的生命,將會有重大改變;同樣我們作為教友的,每次參與感恩祭,藉著領受耶穌的體血,我們都改變。聖事改變我們每一個,是心靈的更新,是精神的煥發。因為我們都在主內,要永遠與祂合而為一。

在集禱經中我們呼求:上主,求你為了你的光榮,改造他們(我們),恢復他們(我們)因原罪所失去的尊嚴。當我們願意呼求上主,承認自己的不足,渴求天主的愛情,一切都會改變。而且那份改變是動地驚天的,因為「一個罪人悔改, 在天主的使者前,也是這樣歡樂。」(路十五10 ) 

你們今天該聽從他的聲音,不要再那樣心硬。(詠九五8)就讓我們懷著一顆新心,一份新的精神,去努力生活。天主保佑。

主日講道由慈幼會張心銳、香港教區的左旭華和黃君右,以及耶穌會黃錦文四位神父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