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逾越之旅
一次,教宗方濟各問一班前來羅馬朝聖的年輕人: 「你們的手機在哪裡?」他們差不多同一時間拿出手機給教宗看。教宗再問:「聖經呢?」他們都啞口無言。大家都知道,教宗只不過是借題發揮。
教宗繼而引述瑪竇福音第四章有關耶穌禁食及三退魔鬼誘惑的章節。教宗特別指出耶穌以天主聖言去退卻魔鬼的誘惑。
教宗勸諭青年們勤讀聖經,每天用十分鐘時間靜思福音的教導。
在另一場合,教宗方濟各引用耶穌向一位在井旁打水的撒瑪黎雅婦人要求水喝的情節,讓這曾經有過五個丈夫的婦人,明白真正的幸福在於能認識這活水的泉源——耶穌基督。
教宗繼續解釋道:「在領洗時,我們已成為新人。不過,我們真正經驗過與耶穌一起的甜蜜關係嗎?」
簡言之,教宗強調基督徒的生活以實行愛德為大前提。剛收到從武漢發來的一段振奮人心的消息。不是關於疫情;是在疫情蹂躪控制底下, 一對小兄弟的大方行動。年長的有八歲,年幼的只有四歲。他們知道很多窮人買不起口罩,便決定把過去幾年的利是錢全數捐出給一個慈善機構,共約二萬多元人民幣,作購買口罩之用。
這對小兄弟可能未曾接受過基督信仰的薰陶;不過,從他們良善的胸襟,已可見到每個人是按照天主的肖像所創造。
耶穌說:「我是世界的光。跟隨我的,必有生命之光。」(若八12﹚
聖若望宗徒補充說:「如果我們在光中行走,我們就彼此相通。」(若壹1︰7)「故此, 誰愛自己的弟兄就在光明中行走。」(若一2︰ 10 )
聖保祿也曾邀請新興的教會捐助耶路撒冷的教會。他寫信給格林多的教會說:「每人照心中所酌量的捐助,不要心痛,也不要勉強,因為天主愛樂捐的人。」(格後九7 )
我曾參觀在巴西的一間工廠。那裡的工人告訴我他們是嘗試共融經濟理念。他們的工廠把每月的收入分三部份處理。一部份用來救濟露宿者。一部份捐助教育事業。最後一部份作為生產所需。一位工友告訴我:「我現在工作比以前愉快得多。我雖然收入不多,但我知道我的努力和勞力已直接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和黄漱芳輪流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