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何襟達新書 前瞻中國教會出路

期數
3972
刊登日期
2020.04.03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4 月 05 日 基督苦難主日

(本報特稿)移居加拿大的港人學者何襟達早前推出新書,回顧及探討現代中國天主教會的發展。他指在當前的「十字路口」上,中國教會需要保存信仰種子,讓信仰團體維持下去,而同時要正視受苦者的景況。

天主教徒何襟達博士的新書《At the Crossroads: Church and State Relations in Contemporary China》(暫譯:十字路口上:當代中國的政教關係;加拿大亞伯達大學聖斯德望書院出版),從歷史及神學反省政教關係,也關心地下團體處境,藉此前瞻天主教會前路。

何襟達去年底回港時對本報說, 「教會在十字路口上」,面對中國教會難於正常度信仰生活的情況下,教會需要決定以對抗、或接受、或其他的方式去應對這些限制。他認為最重要的, 「是在暴風雨中保存信仰種子」,讓教會發展下去,而同時須關心受逼迫者。

談到近代中國教會歷史發展,他指廿世紀初的傳教工作取得不少進展,但一九四九年以後面的苦難,例如楊家坪聖母神慰院的嚴規熙篤會士遭驅逐甚至被殺害;上海大批教會人士遭逮捕。他肯定前人的致命播下信仰種子,而當前中國教會在重新發展的過程中,須保存人才。

面對在中國福傳的獨特處境,何襟達另一本修訂版書籍《Dragon and the Cross: Why European Christianity Failed to Take Root in China》,則剖析中國接受外來信仰的困難,他推許明末來華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的交談精神,稱這方式才能讓信仰在中國紮根。

何襟達早年探訪過中國內地及梵蒂岡,研究工作兼顧質與量兩方面著手,即訪問內地訪問教會人士,同時分析數據與文獻資料。

何襟達亦曾經歷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年少時參與堅道主教座堂,當時找了李宏基神父(已故李宏基主教)當神師,並在英皇書院畢業,跟李國雄神父是同學。他師範畢業後任教職,其後於香港大學修讀中國文化歷史,受學於饒宗頤等。

經歷人生「十字路口」 放下港教職赴加發展

六十年代末,當時教師工作順利、待遇也優厚,但當時有加拿大的學校願意聘請何襟達,移民條件比以往簡單, 他幾經掙扎後,「決定放棄教席,到加國一闖,但先照顧好學生完成學期才離開」,他說:「當時適應加拿大的新教職並不容易,加、港兩地教學方式各異:加國學校用啟導式教學,我要放下香港那套。」

另一個「十字路口」是離開教職成為學者。他為志向申請提早退休,在北美取得天主教的神學碩士學位和基督教的神道學碩士,因此開展了大學學者之路,曾任教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等大學,於教育學院培訓教師,同時亦從事宗教學研究,並回到自己的根:關心中國教會。(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