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救主慈悲主日

期數
3974
刊登日期
2020.04.17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4 月 19 日 復活期第二主日

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大流行,已經把眾人推進衛生危機。全球已有超過十萬人死亡以及近二百萬人確診。當我們目睹每天愈趨嚴重的災禍,便需要調整思想,去應對染疫和死亡。

染疫後會發生甚麼事情?如果要接受檢疫和隔離,更要面對死亡的危險,這又是甚麼感覺呢?面對疫症威脅,很多人不去深思如何走出困局,寧願寄望自己奇跡地倖免於難。

假若親友不幸逝世,我們或會安慰自己:他終在天主懷內享安然。不過,甚麼使我們這麼肯定,儘管這麼多邪惡降臨在我們身上,我們依然會在天主懷內享安然?如果我們臨終時未能與周圍的人保持良好關係,甚或行為態度既邪惡又自私,那麼,我們會發生甚麼事情呢?在這個救主慈悲主日,值得眾人好好反省的是,既然人內在有這麼多的缺點、罪和私慾,那麼,天主的愛和慈悲如何發揮作用呢? 

死後的情況是超乎我們的想像的,因此,我們不能只用現世的圖像去了解它。而天主教神學家羅海瑟神父(Ron Rolheiser)提供一個美麗的圖像,來解釋死後生命的概念。

當孩子固執、憤怒、哭泣、亂踢或倔強的時候,不管你多麼盡力去安撫他,他依然會反抗。當媽媽抱起孩子的時候,他會不停亂踢、叫喊、跟媽媽打架,又嘗試推開她,但是媽媽從不放棄。

媽媽了解孩子,平靜而堅定地繼續抱緊孩子,並把孩子貼緊在自己的胸膛。她耐心地用盡辦法,直至寶寶安靜下來。孩子繼續哭,但現在眼淚並不再一樣,不再充滿怒氣和對抗。孩子變得很乖,安安靜靜的。他在媽媽懷內享安然。

小孩子漸漸長大成人;可是,在天主面前,我們繼續有小孩子的氣質,愛鬧脾氣。我們的驕傲、不成熟、偏見、憤怒、罪、狹隘的私心,就是我們對天主的愛,又鬧又踢, 以示對抗。天主猶如慈母,了解這一切的本質;天主猶如慈母,也知道該做甚麼。

祂抱起我們;雖然我們又踢又鬧,祂依然把我們安穩地抱緊在懷中。天主知道我們像小孩子般的不成熟和自私,祂也知道我們的反抗將會是短暫的。一旦我們在慈愛天主的懷中,我們就不再拒絕愛,而且會讓天主的愛抱緊我們──照自己的意願、按真正的自由。我們將會安穩在天主的懷中, 最後「在活人的地域」。因此,救主慈悲主日再次向我們保證,天主作出許諾,我們能在祂那安慰人心的懷裡,不再懼怕,甚至是死亡。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