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行:雪頓的藝術
期數
3976
刊登日期
2020.05.01
作者
盧曦然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5 月 03 日 復活期第四主日
來西藏的一個月,剛好碰上拉薩市的雪頓節,「雪頓」是酸奶宴的意思,為期一週。因在此之前的兩週為禁期,寺廟內的喇嘛不許外出, 以免踩死小蟲,待解禁後方可下山。傳統上, 喇嘛們下山時,農牧民會拿出酸奶敬獻,故稱雪頓。
雪頓週的第一天,亦是曬佛節,喇嘛會在寺廟外展開大型彩色手縫唐卡布卷,讓信眾把喻意吉祥的白色哈達絹布、念珠,甚至嬰兒碰碰它來祈福。由於唐卡只在特定時間才公開展示,故萬千信眾會預先在前一夜排隊上山,等候目睹隔天第一道晨光落在唐卡上的神聖畫面。「慢」遊的我當然沒有連夜上山,只是在中午時才和剛在青旅認識的朋友走到最近的色拉寺碰碰運氣。
也許當地人不習慣擠擁,所以不懂得「擠擁的禮儀」。在香港,無論車廂有多擠擁,大家總能保持一定的私人距離。可是,往色拉寺的路上,鐵檔圍著的狹窄通道內,只能供人慢慢地一步步前行,但當地人卻像急性子地推你的背、撞你的肩,希望能快一秒走前一步。我慶幸自己個子不算矮小,還能站得穩,但個子嬌小的朋友卻被後浪頻頻擊沉,我只好為她打傘暫時擋一擋緊密的肌膚接觸。至於上廁所,更是天方夜譚, 不只是嗅覺及視覺的問題,而是因為人多得被推進去洗手間後,卻分別不出哪一條隊可排到廁格去。那時的我,很想變成小貓,能到處解決也沒人理會。
原本三十分鐘的路程,結果用上一個半小時才看見懸掛在寺廟外牆的巨型唐卡。那刻,終於明白信眾為何要如此著急地登山祈求。樓高五層的唐卡,不只是佛祖和眾天神的化身,而是用金粉、銀線與絲綢織就出來的藝術品。此唐卡卷軸平日深藏於寺院中,人們一年只能有緣觀瞻這神聖的藝術品一次,所以如此望主心切,實是不足為奇。
•系列之三╱完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