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主教團不介入 聖索菲亞大殿改為回教場所

期數
3984
刊登日期
2020.06.26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6 月 28 日 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天美社訊)土耳其政府計劃把現用作博物館的聖索菲亞大殿(Hagia Sophia cathedral)轉為穆斯林的崇拜場所,當地天主教主教團六月中表示,因著角色關係,他們不介入政府的決定。

「天主教會(在這裡)沒有法律地位,所以我們不能為這國家的內地問題提供意見。」土耳其主教團回覆天美社時說:「雖然我們希望索菲亞大殿保留作博物館,但這完全是土耳其國家的決定,我們不會介入,甚或提出意見。」

教宗方濟各二○一四年訪問土耳其時,便呼籲當地政府更寬容對待當地天主教會。當地教會亦與政府商討, 以取回二百座遭沒收的天主教建築物。

土耳其最高法院將於七月二日就政府的申請作出裁決,一般相信法院會批准把博物館改作穆斯林崇拜場所。然而,有國際輿論批評土耳其,把建於六世紀的索菲亞大殿改變用途。

與土耳其接壤的希臘,當地正教會反對把現為博物館的聖索菲亞大殿改為穆斯林崇拜點,表示博物館為「殿堂級的建築,全球各地都視之為重要的基督宗教文明古跡」。

正教會反對改變

希臘正教會議會六月十二日指出,任何改變博物館現狀的計劃,會招來各地基督徒大規模抗議和不滿,亦會傷害土耳其本身。

俄羅斯正教會和在土耳其屬少數的阿美尼亞正教會,都建議土耳其讓基督信徒和穆斯林,共同使用這建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一九八五年把聖索菲亞大殿訂為世界遺產, 表示如欲改變它用途,得先在國際層面作諮詢。

今年五月,土耳其政府表示會把博物館改為穆斯林崇拜場所,隨後指這是主權問題,是所有人民的共同願望。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前,土耳其這座聖索菲亞大殿,每年約有三百三十萬訪客。


 

 見證土耳其一千五百年歷史

 土耳其的聖索菲亞大殿有著近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它所座落位置之前已有兩座教堂,並先後於戰亂中徹底摧毀。

聖索菲亞大殿於公元五三七年建立,是當時最大的教堂,見證羅馬帝國衰亡及東西方教會的歷史:隨著東西方教會於公元一零五四年分裂後, 此教堂便成為正教會的教堂,當鄂圖曼帝國於一四五三年攻佔了君士坦丁(現土耳其的伊斯坦堡),這座教堂便成為清真寺,歷時近五百年之久。

現在第三代的教堂於一三四四年及一三四六年的地震中遭受破壞,其後經歷重建。

一九三五年,當代土耳其的世俗化政府,決定把這所前身為教堂的清真寺,改作博物館。天主教會近代的教宗,包括教宗保祿六世、若望保祿二世、本篤十六世和方濟各均曾到訪大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