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信徒支援露宿者 安排住宿與街頭派飯服務
(本報訊)新冠肺炎疫情下露宿者與「麥難民」的生活艱難,有信徒團體安排住宿與街頭派飯服務,協助他們度過難關。
聖艾智德團體因應疫情與限聚令,把每月兩次的飯局,改為派發飯盒與防疫物資;部份成員亦自發參與大角咀中華聖母堂為露宿者安排的派飯服務。
聖艾智德團體負責人崔麗儀對本報說,疫情下露宿者多了, 他們的處境亦更見艱難。她說: 「羅馬聖艾智德團體的成員於疫情下堅持照顧社區,這鼓勵香港成員在平衡防疫要求下,維持愛德服務。」
聖艾智德團體街頭派飯 聯繫露宿者 傾談送暖
崔麗儀說, 本地十多位成員,分別負責煮飯和前往佐敦派發五十個飯盒,「我們得悉疫情下多了人因失業而露宿,部份則因未能返回內地而滯留」。她說,部份露宿者過去有參與團體飯局活動,再由他們引領教徒認識其他露宿者:「露宿者告訴我們, 他們要在公園涼亭守住家檔,人數太多卻違反了限聚令, 遭執法人員票控。」
「一位露宿者從不在飯局談自己的經歷,有次我帶孩子去給他送飯,他因著孩子的關懷而打開心扉,更透露他女兒在外國染疫。」崔麗儀指每位露宿者都有本身的困難或心結,期望社會能體恤及幫助他們。
天主教團體「MercyHK」早前租下賓館房間,讓露宿者與「麥難民」暫住,近期又安排社工為入住者提供輔導服務,幫助他們適應生活。
社工支援入宿者 物資送尋求庇護人士
有份籌備相關服務的教徒陳志剛對本報說,截至七月中,他們安排三十多位露宿者入住廟街附近的賓館;每間房可住三人, 月租約六千元。
陳志剛說,早前有個別露宿者因衛生問題,而遭賓館趕走; 有些受助者習慣獨自生活,「當他們與其他露宿者共住一個房間時,難免爭執」,故此MercyHK 安排一位義務社工,每週到賓館接觸入住者。
MeryHK於五月起已在廟街設立二手物品攤檔,讓部份入住賓館的露宿者看舖,藉此幫助他們適應社會。團體新近把三個檔攤合併,並遷至面積更大的地舖內,同時讓持「行街紙」的尋求庇護者,每月一次到店內免費領取衣物和給孩子的玩具。
陳志剛說,雖然該店仍未收支平衡,但在善長捐款下仍能維持服務。(吳╱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