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循環運動45周年展覽 畫作與檔案推廣義務工作

期數
3988
刊登日期
2020.07.24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7 月 26 日 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本報訊)愛德循環運動為慶祝成立四十五周年,七月十三至十九日假觀塘海濱道「發現號」展覽廳,舉辦「愛的初心」水墨畫及歷史圖片展覽。

愛德循環運動(愛運)執行委員會副主席盧詠玲於七月十三日的開幕禮上,談及團體的歷史時說,愛運服務的初心由一九七五年的天災引發,南亞水災令當地人失去家園,當時熙篤會的莊宗澤神父便義賣翻新的聖誕卡,把款項捐給受影響的災民,「當年便是憑服務初心,建立起愛德循環的理念。」

她說,愛運作為社會服務機構,現主力服務長者、傷殘等弱小者,從受助者的角度出發,服務初心從未改變。

水墨畫中呈現初心

是次活動展出愛運一些歷史圖片,包括創辦人書信、當年的環保聖誕卡等,讓更多人認識愛運的發展歷程;同場亦展出香港水墨畫家思遇以「愛的初心」為題的三十多幅作品。

愛運總幹事歐偉民在開幕禮上說,是次展出的水墨畫描繪著香港舊景物,例如天台屋等,讓人聯想起還有許多基層朋友,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他說愛運重視「人最基本的初心、愛心,(服務)不只是做一次,而是要讓這行動循環,做完又再做,更多人一起做。」他期望更多人從畫作中獲得動力並加入義工服務。

藝術工作者思遇分享作品時指出,她透過水墨畫表達對香港的情懷,也期望更多人從畫作中找到愛的初心。她說,人生有很多不同的轉變,「以前可能炒股票,後來做藝術,再做義工;但只要每人記著初心,不斷循環的做,就能不枉此生」。

是次展覽原以七月十九日的義工嘉許禮作結,但因疫情愛運把活動押後舉行。

愛德循環運動,曾於八十年代中暫停服務,及至一九九一年開始成為香港公益金及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的會員機構。

「愛德循環運動」為信徒善會,服務分為三方面:社區支援及護送、長者支援及諮詢、學生訓練及服務。運動目前有三百多名義工,當中約三份一為天主教徒。(凌)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