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為甚麼教宗沉默不語?

期數
3989
刊登日期
2020.07.31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8 月 02 日 常年期第十八主日

梵蒂岡是否屈服於北京的壓力?在香港這些艱難日子裡,中國是否已經令梵蒂岡保持沉默?隨著中國在香港實施國安法,有指教宗方濟各在公開談話中偏離準備好的講稿,略去了表達他與香港人團結一致的內容。

儘管梵蒂岡繼續在這些問題上保持沉默,但是如果我們留意到教宗方濟各過去的教誨和處事方式, 相信會有助於我們了解教宗對中國教會的想法。七年前在教宗就任之初,他已經透過其首道宗座勸諭《福音的喜樂》制訂自己的宣言。

在222-237節,教宗探討「公益與社會和平」,並且表明四個原則:時間闊於空間;合一勝過衝突;現實比觀念更重要;以及整體大於部份。即使早年他在阿根廷當耶穌會省會長時,他就已經有這些想法。他身為教宗對世界各地的衝突所採取的態度並沒有改變。

他勉勵人們要昂首面對矛盾衝突:「這樣做有可能在分歧中建立共融,但這只能靠那些高超的人物來實現,他們願意越過衝突的表面, 看到他人最深的尊嚴。這要求承認一個不可或缺的原則:⋯⋯合一勝過衝突」(《福音的喜樂》228)。

就有指教宗在七月五日三鐘經講話中偏離新聞稿,略去了關於香港的部份的說法,也許他是故意而為之,目的是讓北京知道教宗的想法,卻在過程與北京保持友好的關係;昂首抗衡矛盾,同時尊重他人的尊嚴。這說明教宗沉默的理由。

於過往的七年裡,教宗方濟各無可置疑地是在重塑教會。他近期所任命的主教,讓我們看清他的優次:廣泛的牧民經驗、紥實的神學素養及對傳教的熱忱。

批評者認為,教宗未能明白到與共產黨員對話是徒勞無功的, 因為他們本質上敵視任何宗教,而且這些對話的努力對中國教會是弊多於利。教會存在二千年以來,經常遭受歷代帝王的迫害以求滅絕教會;然而,基督的身體屹立不倒, 而這為中國教會就是最大的保證: 基督的身體雖然已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卻是不能被毀滅的。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