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天主也放假?
在繁忙的生活,放假成為忙裡偷閒的目標,可能為一些人是期望,為另一些人是奢華,為學生是期待,為父母的卻可能是遙遙無期的等待,因為若子女在身邊,總是有所擔憂。不同行業的打工仔不斷在追趕著自己份內的工作,相信在香港這城市長大的及生活的每一位都會有所體會。
記得很多年前有一套電影名叫《衰鬼上帝》,內容講及男主角布魯斯向天主投訴祂沒有做好份內的工作。天主便將自己手上的工作交給他管理,而祂自己便去放假了。這部電影上畫時我還沒有入修院,但題材極之吸引,因為電影中主角的投訴,往往也是人內心的聲音。當人有機會做天主時,正正行使人自由自主的慾望。還記得當主角布魯斯為了和女朋友共渡一個浪漫的晚上,便使用主賦予他的能力,將月球拉近,在皓月的背景下共舞。殊不知他這樣作了,使天文現象異常,出現很多自然災害,繼而影響無千無萬的人民。他用了天主給他的能力,完滿地滿足了自己的慾望,卻賠上了其他人的性命財產。
我想分享的不是應該放假與否,而是放假的態度。放假是否就等於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修道人,不論神父、修士或修女,在社會中擔當不同的角色,亦是普通人一名,也有身心疲累的時間。修道人也跟一般人一樣,會受著生活不同的衝擊而感到擔憂、失落、沮喪,受著所接觸的人、事、物而感到困擾及苦惱,甚至憤怒。修道人也會在靈修路途上感倦怠。俗世人有的七情六慾及情緒,修道人也不會例外。所以修道人也應重視「放假」這個基本人性的需要,但並不代表修道人就會選擇和俗世人一樣的放假方式。修道人所擁有的,該是一份內心自由去選擇為自己身份最合宜的方式,並不是為所欲為。就如同上述電影的主角一樣,為滿足自己的自主權,自己的慾望,一有機會,就自把自為。當然,天主尊重人的自由,但人要自己承擔一切後果。
修道人跟俗世人一樣需要放假,為使身心靈得到休息,從而重新上路。修道人放假,為在主內重拾力量,並重新認清失去力量的源頭。往往令人心靈疲倦的,是一些人性上的需要,如成就、被愛、被肯定等,未能在主內整合,若加上源源不絕的牧民需要,情況便會更糟糕了。
《衰鬼上帝》的男主角布魯斯因為自己的傲氣及自主權把世界翻轉後,收拾不了,最終都要請回天主「上班」,並承認自己的不足而將天主給他的能力交回,繼而將自己的命運交託於主。其實我們每個認真度信仰生活的人,甚至我們修道人,都時常在「行使自主權」及「交託於主」上拉扯。願我們時常保持這份醒覺,在適當的時候與主休息一下。
•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和黄漱芳輪流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