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行出版小冊子 介紹黃毛應玫瑰小堂歷史

期數
3993
刊登日期
2020.08.28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8 月 30 日 常年期第廿二主日

教區「古道行」工作小組剛在七月出版小冊子《偕主同行系列:黃毛應與玫瑰小堂》,闡述位於西貢黃毛應村的玫瑰小堂的歷史,讓教友和普羅市民了解昔日傳教士對村民信仰生活的影響, 也鼓勵各堂區教友藉著到本地歷史小堂朝聖、退省或祈禱, 開拓新的福傳路向。

編著這本小冊子的古道行歷史研究小組組長阮志偉博士稱,「古道行」期望透過出版一系列圖文並茂的小冊子, 使更多的教友參與整理和研究天主教在西貢鄉郊的傳教歷程。

阮志偉指黃毛應原是一條鄧姓客家村,村民主要來自惠州的淡水,原先信奉民間信仰,至十九世紀中葉,意大利傳教士到黃毛應村所在的西貢八鄉一帶設傳教站,而當時由於有上水廖族派來的人落村收租,為了擺脫他們的控制及騷擾,黃毛應鄧氏決定皈依天主教,成立客家信仰群體。事實上大約於一八七零年代,西貢已有約四百名天主教徒, 其中於二○○三年封聖的聖言會士福若瑟神父(Josef Freinademetz, 1852-1908)亦曾於一八七九年至一八八○ 年期間在西貢傳教時,學習客家話,並為鹽田梓的村民施洗。至二十世紀初, 絕大部份黃毛應的村民都入了教, 同屬八鄉的蛇頭村亦有至少五戶領洗。一九二三年黃毛應村小堂正式成立, 一九三九年小堂擴建成現今這座玫瑰小堂,並由恩理覺主教主持落成典禮及彌撒。日治時期,西貢有村民組成了武裝部隊對抗日軍,一九四二年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在玫瑰小堂成立港九獨立大隊。一九四四年因為有前游擊隊成員向日軍通報報信,黃毛應村被日軍圍困, 有親友參加抗日游擊隊的村民在小堂被日軍折磨殉難。戰後村內的宗教活動日漸式微,自一九七○年代開始,玫瑰小堂便空置起來,一九七六年經修葺後成為公教童軍的活動中心營地。二○一九年玫瑰小堂重新交還給天主教香港教區管理。

編著小冊子的阮志偉除了翻閱大量百年以上的教區及官方文獻外,歷史研究小組還要走訪至少二十條村落,翻山越嶺,希望透過親身接觸,紀錄口述歷史,冀望能深入了解客家羣體如何建立西貢歷史小堂及早期教會團體發展的故事。這本小冊子由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資助出版,香港公教真理學會統籌及設計,稍後將會免費派發到全港五十個堂區,並會由古道行的義工幫助分發到教區的不同機構,普羅市民亦可到古道行網站下載小冊子的電子版本。古道行亦計劃在今年至明年內相繼推出其餘三本「偕主同行系列」小冊:《西灣與海星小堂》、《大浪與聖母無原罪小堂》及《赤徑與聖家小堂》。 

教區「古道行」工作小組供稿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