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灣墳場推行試驗計劃 設可續期墓地與家庭龕位
(本報訊)天主教墳場委員會於九月一日起,在柴灣聖十字架天主教墳場推出可多次續期的墓地,以及可多次續期的家庭龕位兩項試驗計劃,方便家屬安排先人合葬。
墳場委員會當然委員陳志明神父對本報說,這兩項試驗計劃是要回應牧民需要及教徒的意見,在現有安排外提供多一重選擇,好能集中安葬家人,方便後人致祭,亦讓亡者「在安眠之所團聚,一起期待復活」;這同時亦能滿足教徒對土葬的需求。
方便家中先人合葬
就柴灣天主教墳場而言,可多次續期墓地共有五百幅,首階段將提供二百幅;可多次續期家庭龕位則有一千個,首階段將提供二百四十個。
在可多次續期墓地內,可放一副遺骸,首次使用年期為二十年,及後每十年續期一次,而首位亡者棺葬後,日後可加葬家人骨灰或骨殖,最多可加入四十八個骨灰。目前的墓地可放一副遺骸,首次使用年期為十年,期滿只可續期一次,為期六年。對比下,試驗計劃更能體恤教友的需要。
在可多次續期的家庭龕位,空間比標準龕位大一倍,最多可放九個骨灰(若是骨殖則視乎大小),使用年期為二十年,及後每十年續期一次。現行標準龕位最多可放三個骨灰(或一副骨殖),可永久使用。
陳志明神父說,試驗計劃讓已亡家屬合葬同一空間,可提升墓地和龕位等資源的使用率;而可續期安排則有利騰出墓地或龕位,重新分配。
家屬可選擇原有安排
陳志明神父指出,柴灣天主教墳場龕位及墓地可應付未來十多年的需要,而上述試驗計劃與現有選項並行,另劃地段推出,不影響現有墓地及龕位供應。
他說,現有合葬的龕位,可申請遷葬可續期的家庭龕位,單人的龕位則不能遷葬;而可續期墓地只適用於九月一日後的新安葬個案。
上述試驗計劃為期五年,期內委員會將在有需要時按牧民需要再作調整;若此計劃得到教徒認同,委員會日後發展長沙灣天主教墳場時,會考慮在新發展地段內推行上述試驗計劃。
墳場委員會主席蘇偉然對本報說,他們預計可多次續期墓地的需求會較高。受歡迎,因當局一九八八年已停止編配永久墓地。他指可多次續期墓地若要加葬,需建造冥塚,下層供棺葬,上層放骨灰。
蘇偉然指墳場委員會早於二○一七年籌備上述計劃,本年七月底獲政府批文後已開展改善工程,並即將推出相關規則。(鄧)
•相關資料見天主教墳場網頁 https://vgoffice.catholic.org.hk/grave.html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