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青年聖樂營 台港音樂團體共頌主恩

期數
3994
刊登日期
2020.09.04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9 月 06 日 常年期第廿三主日

(本報訊)台灣地區主教團禮儀委員會聖樂組8 月3 日至8 日舉辦網上青年聖樂營, 透過ZOOM視訊平台,讓來自兩岸四地等170多位華人青年交流音樂與福傳心得。

台灣《天主教周報》8月30日報導,主辦單位希望透過這次聖樂營,回應教宗方濟各於本年傳播節文告中就借助「講故事」去學習真理的呼籲,繼而「用音樂講故事」,提升青年對聖樂的興趣,並鼓勵他們創作新歌曲,好能作為牧民與福傳工具。

聖樂營與會者來自中國內地、台灣、香港、澳門、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地區。主辦單位原先計劃在台灣舉辦營會,對象主要是當地教徒,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改為網上聚會後,反而吸引了台灣以外的華人聖樂愛好者共同學習。

台灣音樂人談聖樂 講解禮儀與福傳幅度

網上聚會上,台灣與會者介紹當地教會的音樂劇《聖誕冥想》,強調信仰歌曲的福傳功能。劇中講述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從追求世俗夢想, 到深受聖誕佳音所打動,開始思考人生方向,同時感受到天主的愛。

台灣地區主教團禮儀委員會聖樂組蘇開儀於營中介紹教會聖樂的文件,講解聖樂的定義和種類,以及教會對聖樂規定,她強調聖樂具備「榮耀上主」和「聖化人靈」的目標。

香港AMDG成員與會 成員從靈修經驗寫歌

香港「AMDG」音樂團體郭蕙漩於會上分享說,她的創作靈感來自讀聖經或做依納爵神操時的經驗,她隨著聖神的感動和帶領,而寫下詞與曲。

與會台灣團體「使徒之音」本身包辦詞曲創作、編曲、歌唱和伴奏,他們表示創作靈感是源於信仰生活的體驗,如《彼個少年家》這首歌,是取材自瑪利諾神父服務台灣教會的歷史, 歌詞描寫外籍傳教士的經歷。而「AMDG」和「使徒之音」兩個團體都是第一屆亞洲真理盃聖樂比賽的得獎者。

另一方面,台灣與會者潘天銘則講解管風琴的構造,以及彌撒禮儀的選曲心得,席間亦示範彈奏,他強調管風琴最能為彌撒營造隆重氣氛。


圖︰台灣教會舉辦網上聖樂聚會,圖為與會者透過直播分享。(圖:台灣地區主教團禮傳委員會聖樂組臉書)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