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寬恕與正義

期數
3995
刊登日期
2020.09.11
作者
何家怡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9 月 13 日 常年期第廿四主日

在疫情底下,網上教學跟學習,已成為生活的日常,修院也不例外。我跟修院其他姊妹一樣,工作大部份都需要網絡,但由於近日修院的網絡出現十分不穩的狀態,所以帶來很多不便。這樣便發現原來網上進行的所有活動, 是需要不少的資源配合,如網絡速度、電腦有適當的配件,以及用家需要有一定的操作知識,即要有願意謙虛學習的心態,以及從失敗中領悟及學習的能力。因為這些電腦及網絡的東西,當你不熟識它時,就被它擺佈了,以至原本這些東西是為增進交流,在逆境中幫助學習,結果反是幫倒忙。

在網絡世界遊走,需要相當理性的邏輯思維才能跟上。不過在靈修世界,在跟隨基督的道路上就大有不同了。今天福音提到,當伯多祿問耶穌該要寬恕那些得罪我的人多少次時, 耶穌竟然回答:「七十個七次!」七十個七次,相信不是數學的問題,也不是邏輯理性的討論,而是一份對人完全的憐憫、同情以及接納。人總喜歡跟人算賬,計清計楚,這就是正義。你給我工作,我給你酬勞,若有不足,僱工必定追究到底,若爭取成功,就算正義。若有獎賞,多數也只是暗自歡喜。欠債還錢是公道,取回公道是正義。但今天耶穌給我們基督徒一個很大的挑戰,就是當別人欠你的債,而又不能償還時,你要寬免他。

欠債只是一個比喻,其實生活上還有很多類似的事:數算老闆工作分配不均、埋怨長上對某些姊妹特別體諒、眼紅別人的機會總比自己的多、妒忌他人的能力超過自己、怪責主管處事不公平,甚至歧視等等。在面對這些事時,耶穌就正正向這些「受害」的老闆、長上、主管提出這項挑戰:「你會否寬免他們所作的嗎?」還是選擇給自己爭取公義,與那些人來一場「辯論」,為使自己清白? 

忽然想起在網上看過一個關於寬恕的短片,內容說到一位年輕男子姦殺了一位少女, 這位少女是家中的獨女,而法庭也判了這位年輕男子死刑。在絞刑台上的這位年輕男子,由這位被他姦殺的少女的媽媽負責執行,她只需要將椅子一推,這位年輕男子便會死掉。這位男子的媽媽也在場,一臉呆滯。少女的媽媽首先上前,打了男子一巴掌,向他表達自己的憤怒,然後她說她幹不下,因為自己失去女兒已經傷心欲絕,且即使他死了,也不能使自己的女兒重生。她望著男子的媽媽,說不希望再使一位媽媽失去自己的兒子。最後她寬恕了這位男子,親自釋放了他。

寬恕要表達的就是這份完全出自愛、接納與憐憫,是超越世人所理解的正義與公平,這就是耶穌向門徒超性的挑戰,也是向著我們每一位願意跟隨他的人作的邀請。

 •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 梁達材、麥琬淑和黄漱芳輪流執筆。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