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容辭】一個都嫌多

期數
3997
刊登日期
2020.09.25
作者
李穎妍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9 月 27 日 常年期第廿六主日

本港第三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安老院舍成為爆發重災區,逾百名肺炎死者中,最少30人屬安老院舍群組,涉及7間院舍;當中屯門一所護老中心的死者最多,共11人,佔該院舍染疫人數27%。另一護老中心有9人,餘下5間院舍分別有1至3名長者病逝。

院舍爆發疫情與院舍的環境擠迫、人手不足及空氣不流通有密切關係。追本溯源,這關係到政府對安老院舍的監管不足以及法例過時。 

現時即使是甲一級別的私營院舍,法例要求院友的居住及生活空間只有6.5平方米,即僅能容納一床一櫃,這要求比高度保安級別監倉的人均面積還要低。一般床與床之間只用5呎高的圍板分隔。社署曾於去年5月建議修例,將高度照顧院舍的最低人均面積上調至9.5平方米,但9.5平方米並沒有考慮如新冠肺炎等疫症的防疫空間需求,床與床之間也不可能像亞博館般保持3米距離。

院舍疫情爆發亦與人手不足有關。目前法例要求院舍的人手比例過低,部份時間,例如通宵時段,容許一名護理員照顧60名院友。有照顧員因人手不足,要在半小時內為5名院友餵食,只好將院友圍成半圓形坐下,自己坐在院友中間,輪流餵院友進食。照顧員在同一時間近距離接觸多名院友,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此外,亦有任職私營院舍的護理員身體不適,卻被主管以人手不足為由,勸他繼續上班。 

通風不良亦使院舍容易成為病毒的溫床。由於法例沒有制定對院舍空氣質素的要求,部分私營院舍只安裝窗口式或分體式冷氣機;然而,普通家用冷氣系統只會將室內空氣交換,並沒有與室外空氣換氣的功能。機電署及專家早前曾到院舍視察,認為若未能加強通風,也可安裝紫外光燈或高效過濾器淨化空氣,但改善過程涉及資源及人手,政府需要再作研究。

院舍長者染疫,一個都嫌多。教宗方濟各指出:「我們有時把別人視為用過即丟的物件。事實上,這種視野相當盲目,並會加深個人主義和侵略性的『丟棄文化』,把人類變成消費品」(參閱:《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53號;《願祢受讚頌》通諭,22號)。然而,我們若是在信仰的指引下,便能承認天主在創造男女時,並未把人類當成物件,而是「按照祂的肖像和模樣」創造了「被愛且有能力去愛的人類」(參閱:創一27)。長者縱然年老體弱,他們也是天主的肖像,具有人性尊嚴,我們絕對不應把他們當作可丟棄的物品,因而漠視長者在院舍染疫的問題。

為加強安老院舍的防疫工作,政府首先要改善院舍的通風,不能只停留在研究,必須盡快要求院舍加裝紫外線消毒、空氣過濾器等,以減低病毒在院內傳播。另一方面應盡快修例,提升院舍的人均面積及人手比例,一方面是為了防疫, 更重要的是為長者提供有尊嚴的安老環境。

執筆之際,新聞傳來一間甲一級私營安老院涉嫌派錯藥,導致一名院友至今昏迷近兩個月, 該院的鼠患逾一年尚未解決。這事令人痛心,亦反映政府加強監管安老院舍已是刻不容緩。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