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局勢動盪 牧者呼籲青年回應聖召
(綜合亞洲新聞訊)伊拉克大批平民因著內戰而移民,局勢動盪導致當地教會的聖召銳減。牧者強調當陪伴青年回應召叫,但同時社會需要給予青年安穩的將來。
面對聖召短缺,伊拉克天主教加色丁禮宗主教薩科樞機(Louis Raphael Sako)呼籲青年回應聖召,並鼓勵家庭通過祈禱和靈修去培育子女信仰。
他鼓勵修道人組織靈修活動, 並利用媒體去推動聖召,在這困難時期陪伴青年。
當地的加色丁禮聖伯多祿修院院長吉利亞納神父(E p h rem Gilyana)是自2015年以來,伊拉克唯一一位修院院長。
2007年起,該修院因安全理由,從首都巴格達搬遷至位於北部的庫爾德斯坦埃爾比勒。
面對近年多名神職人員被武裝份子殺害,吉利亞納神父指聖召短缺,很大程度上不是年輕人害怕, 而是家人擔心子女的人身安全, 「要建立聖召,首先必須確保社會安全」。
他同時指出,極端主義不是唯一原因,教會需要加強培育和正視媒體傳播的影響;而政局不穩,青年也無法籌劃自己和家人的未來。
雖然如此,有青年認為這局勢下更需要站出來去回應聖召。伊拉克聖伯多祿修院修生方濟各(Wameedh Khalid Francis)面對家園被武裝份子摧毀仍堅持回應聖召,因為他相信,司鐸以愛服務的見證,能在當前亂局中為人帶來關懷。
現年21歲的方濟各是伊拉克安川市加色丁禮修院的15名修生之一,他接受亞洲新聞社訪問時說, 在衝突地區中服務有需要的人,是當地牧職人員當前的重要使命。
「當今社會需要更多的實際行動、埋下地裡的種子,而不是空話。因為空話常常顯得空洞,無人會聆聽。」方濟各認為司鐸要通過工作和行動來見證,就如堂區神父所實戰。他指當地牧民需求大,民眾亦因衝突持續而深感絕望。
「人們遇事都向神父求助。在這種情況下,我理解到司鐸使命的意義。」方濟各說在伊拉克以至全世界,司鐸或修道聖召更需要愛與服務。
談到入修院的經過,方濟各指他來自伊拉克北部尼尼微平原上的一個基督徒村莊,聖召於童年參與教會時萌芽,後來武裝組織崛起令人民生活困苦,本堂神父熱心服務,成為了他的榜樣。
方濟各呼籲各地教友說:「我請求大家不要忘記我們,並一直為我們祈禱。」
圖︰伊拉克北部一度遭武裝份子佔領期間,修道人救助大批失去家園的平民。圖為修女在當地難民營帶領祈禱。(本版圖片:天美社╱斯波萊托座堂網站)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