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執事】終身執事的靈修
香港教區終身執事的培育是由終身執事委員會及培育主任負責,而各委員亦按執事培育的不同需要而參與培育工作。其中,靈修小組便是負責執事、候選人、及有志者的靈性培育。然而,終身執事的靈修是否有其獨特之處呢?他們的靈修與司鐸的靈修又是否有所分別呢?
按教廷「公教教育部」及「聖職部」所發表的《培育終身執事的基本守則》、《終身執事職務及生活指南》(前者簡稱《守則》;後者《指南》),讓我們了解終身執事的靈修其中的三個重點:(一)處身當代世界、(二)成聖的召叫、(三)執事在聖秩中的定位。
(一)處身當代世界:《指南》引述:「執事身為教會的成員及聖職人員,應在他的生活和職務中,常常記住這現實:他應熟悉當代的眾文化,也應熟悉時代的渴望和問題。他是在這背景下蒙召作基督僕人活生生的標記,肩負教會的責任」(指南43)。因此,作為一位執事,他需要在生活中作出一個平衡的選擇,好能善用自己的時間、能力、專業,去服務社會及教會。執事與司鐸之間其中一個最大的分別就是「社會經驗」。因為,作為一位司鐸,他們雖然也有一些社會工作的經驗;但是,由於他們蒙召接受培育的時候,相對地較為年輕。因此,他們的工作經驗及社會歷練也較為淺薄。正因如此,在接受培育時他們的可塑性也相對地較高;他們亦能藉著神、哲學及牧民訓練,讓身、心、靈能作出巨大的蛻變。但在另一廂,執事在回應聖召時,相對較為年長成熟,他們在社會也許已經打滾了一段頗長的時間,對社會現況的閱歷也相對地深刻。因此,對於回應時代徵兆的能力,也應較為敏銳。然而,由於執事在開始接受培育時已較為成熟,且在事業或專業上有了一定的成就,他們在陶成過程中,便可能會遇到重大的挑戰,就是「知易行難」!因此,在培育執事時,要特別強調修鍊個人的「謙遜」;這德行的陶成在於「放下」,也就是在主耶穌前放下自我,完全降服交託於天主的聖意。靈修生活既是個人與天主的交往,就需培養一份與主親密而獨特的關係,這是執事靈修的第一個關注點。
(二)成聖的召叫:《指南》引述:「在領受聖秩聖事時, 執事『以新的方式祝聖於天主』。藉此,他們『受傅於聖神,為基督所派遣』,服務天主子民,並『建樹基督的身體』(弗四12)」(指南44)。這份被祝聖的恩寵, 使執事能在心靈深處對主作出徹底的回應:甘心情願地、毫無保留地奉獻自己,為天主而服務天主子民。這份「服務精神」促使執事能更「微末」地為兄弟中最小的那位服務。因此,執事藉著「愛德服務」,為社會中最弱小、最邊緣的兄弟姊妹服務。這份不恃自高自大,而以「微末心」作愛德服務的屬靈素質,也是執事靈修另一個重要的關注點。
(三)執事在聖秩中的定位:《指南》引述:「聖秩又以嶄新和特定的方法,讓執事進入基督的奧蹟、教會的奧蹟、和全人類救恩的奧蹟。所以,執事的靈修生活應加強團體性的靈修而深化這三重關係,因為這種靈修見證教會的本質:共融」(指南46)。為能達到教會內的共融這目標,執事在培育期間,便已強調他們參與日課祈禱的重要。這份邀請並不單只是出於「本份」,而更是從靈修的角度,親自參與教會的奧蹟,並與主耶穌作親密的結合。同時,在日課經的誦讀過程中,執事及候選人均能從很多不同聖人及教宗的言論中,進入這份與主基督共融的經驗,及在教會內團結共融的體驗。因此,誦讀日課,作時辰祈禱亦是執事靈修另一個關注點,而這在教會內共融的靈修渴望,同司鐸的靈修卻沒有太大的分別。
從以上三點所提及的執事靈修關注點,我們可以了解到執事靈修有其獨特的關注,同時也有和司鐸靈修共享的關注;但是,最重要的就是聖秩聖事是使司鐸和執事均保持對主耶穌的忠信,並在其分享的職務上,見證主耶穌的慈愛及悲憫。(九)
- 終身執事本著仁愛精神,協助主教和司鐸負起聖言、禮儀及愛德的三重職務。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