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愛大地神父鄭生來晉鐸金禧 保育與愛大地 成就天主旨意

期數
4003
刊登日期
2020.11.06
主曆
主曆 2020 年 11 月 08 日 常年期第卅二主日

牙買加與香港相距15,340公里,現在搭飛機要20多小時,但當年只有六歲的鄭生來,隨家人由出生地牙買加回流香港時,用上30天船期才來到香港,是天主把他召回香港? 

79歲的鄭生來神父今年慶祝晉鐸50周年, 跟他談修道聖召之路,他還是再三強調生態皈依的重要,為他,環保就是「強調天主、人,以及整個大地的健康運作」。

1989年他成立了天主教綠識傳人,在教會內推動生態靈修,認識他的教友,必定記得他時常提及「愛主、愛人、愛大地」的教導,「因為三者缺一不可,信徒既要欣賞和重視大地,更需要與大地合作,在大地建立永續的生活」。

愛主、愛人、愛大地

早於70年代初,他已在堂區推動舊衣回收,「可是只回收、重用並不足夠,並未能改善環境污染,我們愛惜天主的創造,在環保方面要做得更多」。

衣著以外,他認為飲食也關乎環保。他90 年代開始茹素,最初因為痛風症而戒吃肉類,後來有感於肉食工業破壞環境,便吃起全素來。

鄭神父過去在提倡綠色生活與素食文化等講座上,常邀請參加者一起體會食物的原始味道,從食材入手讓人去體會天主的創造,也帶出保育生態的重要。

2011年起,由他創立的天主教綠識傳人與教友總會發起「愛主愛人愛大地」五年計劃, 去倡導環保,同年又與教友成立「天主教母乳育嬰會」,在教會內推廣母乳餵哺—— 因為母乳就是天主所給予的食物,也可促進母嬰關係;2012年又在元朗八鄉設立「天主教永續樂田園」,邀請教友以耕作學習與大地合作。他開展不同工作,因為他堅信人要珍惜天主的創造,凡事也要從生活中實踐。

由牙買加返回香港

為何鄭生來會在牙買加出生和成長?原來他的非信徒父親是香港的中醫師,後來隨家人往牙買加行醫,也與當地人(鄭母)結婚。鄭生來在六兄弟姊妹中排第三,他們出生後不久便領洗,但真正的信仰生活,是鄭六歲時踏足香港後才開始,其母也是來港後才領洗的。

「父親回港安頓好家人後,不久後便離世,當時我才將近七歲。那時父親留下物業, 可自住及分租,但生活仍十分困難,需要教會的救濟」。他小學就讀德信學校,記得八歲時已想過做神父。

他中學入讀喇沙書院,每天清晨五時起床,由東頭村的家步行到太子聖德肋撒堂,輔彌撒後才上學。他說每天親近祭台令他愈發投入禮儀生活,「與神父接觸時,了解到他們很關心窮人,覺得做神父也不錯」。

中學畢業後他在剛創校的高主教書院任教,教學五年後再思前路,於是他決定用十天去祈禱,尋找答案。他清楚記得,就在第七天, 心中想到要當神父,「於是我便辭掉教師一職進入修院」。

一切由梵二開始 與教友合作建設教會

1964年鄭生來入讀聖神修院,兩年後赴笈羅馬接受培育,期間經歷了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面對教會內種種革新,他眼界大開。他常讀梵二文獻,從中領悟司鐸的身份與使命,「梵二要我們打開窗戶,讓新鮮空氣進來,即是要向外,加強與人溝通」。他又自學解放神學,從中明白「應以神學作實踐及反省信仰,也強調團體的反省」。

鄭生來回港後1970年在聖老楞佐堂晉鐸。深受梵二影響,他服務堂區以外,積極與教友合作,推動基基團,鼓勵教友關心社會,在堂區成立工人小組關注工人權益;70年代初成立優良電影介紹小組,向教友推介「好戲」,帶出當中的公教價值觀。1979年他與教友合作創辦刊物《驛》,讓更多信徒認識中國教會,後來《驛》多報導環保課題。1983年成立信仰探討中心,主力前瞻教會前路,培育信仰、推動宗教與環保。

創世紀第一章記載:「天主說:看,全地面上結種子的各種蔬菜,在果內含有種子的各種果樹,我都給你們作食物。」(創一29)鄭神父認為聖經早已提到天主供應給人所需的素食,他會繼續在鐸職中實踐這生態的使命,就是每天「學習天主去欣賞、珍惜、愛護祂一切的創造」。(高) 

01 鄭生來神父(後排左二)昔日在羅馬讀書時
02 早年在北京的植樹活動 
03 在香港舉行戶外彌撒
04 推動素食生活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