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講道】智慧以愛作標記
常年期第卅二主日(甲年讀經)
讀經一:智六12 -17 ∣ 答唱:詠 63 ∣ 讀經二:得前四13 -18 ∣ 福音:瑪廿五1 - 13
瑪竇福音中最後幾個比喻, 讓我們更認識和關注到天主在歷史中的作為,及耶穌基督將如何審判我們與及恩賜我們永恆的生命。
今天福音的比喻,被稱為十童女的比喻,是以耶穌時代的婚禮作為背景。那時, 新郎將會在特定的時刻來到、進去、並聯同所有出席的賓友一起開始慶祝。瑪竇福音的內容常常刻畫出初期教會的信仰經驗。今次,它將基督徒群體形容為十個正在等候新郎來臨的童女,其中包括有糊塗的和明智的。(瑪廿五1-4)就正如瑪竇福音曾多次暗示,當時在信徒團體中,信仰質素確實有著不同程度的差異。因新郎延遲,凸顯了童女中的兩種不同情況。原先,所有童女都一樣:「她們都打盹睡著了」(瑪廿五5), 但她們並沒有因此而受到責備,這不是重點。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童女隨身帶了油, 而其他童女則沒有。直到新郎來到,童女就按各自帶了油與否而得到不同的結局。(瑪廿五8-9)
在這比喻中,天主被喻為是新郎,祂的來臨同時也帶來了審判。那些聽了祂的話又將其付諸實行的,將在天國裡有份。「那準備好了的,就同祂進去,共赴婚宴。」(瑪廿五10)對於那些從來沒有在生活中活出福音精神的,或者也許更正確地說, 他們只是外表上接受福音的人,上主會對他們說:「我不認識你們。」(瑪廿五12)這句話的意思是拒絕那些假裝自己是基督徒的人。那些沒有活出信仰的人說: 「主啊!主啊!給我們開門罷!」(瑪廿五11)這句話讓我們聯想起:「不是凡向我說『主啊!主啊!』的人,就能進天國。」(瑪七21)對於那些信仰從來只停留在言談間的人,上主也會對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罷!」(瑪七23)
今天福音的結尾呼籲我們保持警覺, 要注意天主對我們的要求:「你們該醒寤,因為你們不知道那日子,也不知道那時辰。」(瑪廿五13)這份警覺是需要靠望德來滋養的。聖保祿宗徒提醒我們,這望德的基礎是來自對耶穌從死裡復活的信念。生命在死亡的陰影下只會帶來憂愁, 惟有望德能使我們躍過這個屏障。相信復活就是對無限生命的肯定。「我們若是信耶穌死了,也復活了,同樣也必信天主要領那些死於耶穌內的人同祂一起來。」(得前四14)永生就是從現在開始;否則,它就不是永恆。然而最重要的是,它來自上主的恩寵。
聖經邀請我們對天主懷有真誠的渴望, 以尋求知識和指引,那就是智慧,它以愛為標記。「智慧的真起點,是切願受教;切願受教就是愛;愛即在於遵守法律;遵守法律,便是不朽的保證;不朽使人親近天主。」(智六18-20)這經文說明了為甚麼智慧可使我們親近天主。智慧將幫助我們更深入了解到今天瑪竇福音中的比喻:如果我們不實踐耶穌所教導的信息,我們就不能稱我們是耶穌基督的門徒。
• 主日講道由慈幼會張心銳、香港教區的左旭華和黃君右,以及耶穌會黃錦文四位神父輪流執筆。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