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紐曼藝文館揭幕 借助文藝促進心靈對談
(本報訊)澳門教區最近增添一所心靈對談的場所——「澳門紐曼樞機藝文館」, 它透過藝術與文化活動,促進人際間的互信與友愛關係。
藝文館採納「心與心對談」為理念,它正是來自聖紐曼樞機(J o h n H e n r y Newman)牧徽上的格言(Cor ad cor loquitur),見證了聖人服膺真理與良心的精神。藝文館主任黃啟堯對澳門《號角報》說,這格言也是現今世界福傳工作時最需要的精神。
藝文館於12月4日舉行揭幕禮,同時開展「心與心對談」藝術聯展,這項聯展強調生命之間當具備真誠而深入的溝通,23位參展的澳門藝術家各具備不同的文化與宗教背景,體現該館促進各方交流的宗旨。
是次「心與心對談」藝術聯展是藝文館首個展覽,澳門教區主教李斌生在典禮上致辭時表示,期望該館透過藝文活動,幫助眾人追求更高尚的美德,向世界實踐以心交心,遵從耶穌的教導,向更多人散發仁慈和正面的能量。
藝文作品乃社會資源 能成為當代福傳工具
藝文館既重視交談,也重視福傳。黃啟堯認為,「現今福傳除了利用大氣電波、數碼化科技的協助外,最重要的還是要接近人群」,而最容易為人所接受的方法,就是用藝術、文化去創造和分享資源,這亦是教會在社會公益層面上的責任。
黃啟堯指澳門會不斷造就多元文化的藝術人才:「藝術本身就是要以人的智慧,對天主的無限完美作某種程度的表達,即以自己的作品、以私人的虔敬,去讚美造物主天主,便能增加對天主的讚美和榮耀。所以, 有了藝文館這個地方,就能吸引更多的人走進來;這亦是紐曼樞機藝文館真正的初心與目的。」
藝文館所位處的澳門本島的得勝斜路, 其前身曾是天主教粵華學校的「金源樓」, 是不少澳門人的回憶。
澳門教區本年決定把它撥給教區的演藝文協會作會址,並重新命名為「澳門紐曼樞機藝文館」,以推廣天主教教會藝術歷史及其他文化的融合為目標。
建築方面,在築師採用迴廊設計,帶有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古堡的建築風格之餘,樓內裝潢設計均具嶺南建築風格,體現當代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此地段已於11月被列入為《全澳第三批不動產評定》的名單之一。
該館首年會讓藝術工作者成為「種子藝術家」,協助藝文館舉辦作品展、讀書會、講座、工作坊等各種活動。
圖︰01「澳門紐曼樞機藝文館」於1 2 月4日舉行揭幕禮
02 澳門李斌生主教(右三) 主持該館暨藝術聯展揭幕禮。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