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印刷所革新 購置「綠色」打印機

期數
4010
刊登日期
2020.12.25
主曆
主曆 2020 年 12 月 27 日 聖家節

(梵蒂岡新聞訊)由每日出版的《羅馬觀察報》,到教宗的所有文書和聖座部會文件,以至教廷所使用的彌撒經書,這些出版物都是由梵蒂岡印刷廠承印的。印刷廠購置了新一代的數碼印刷機,令印刷過程更趨環保,如今印刷量可多亦可少,無需每次印刷整批書刊,避免堆積存貨。

數碼印刷機長8米,闊4.5米,高2.5米,它已於12月13日運到印刷廠安裝。教廷傳播部技術部門主任馬希(Francesco Masci)說,無論從環保還是出版的角度,這項更新「在梵蒂岡印刷工作上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印刷廠以往用柯式印刷,印版用完即棄,如今數碼印刷則不會產生耗材垃圾。

馬希說:「新一代的數碼印刷機不會製造丟棄物。此外,墨以水為主要成份,無需像以往般要使用大量化學溶劑去處理。」此外,數碼印刷所消耗的能源比柯式少得多,減省生產成本。

傳統的柯式印刷機與數碼印刷機的印刷原理大致相同,都是經由熱滾筒來傳送油墨,但數碼印刷機是自動化的,可減省人手操作;至於檢驗印刷質量的流程,過去工人需要把印刷初稿放在照明台上,用放大鏡去檢查品質,如今則以光學掃描自動去控制印刷效果,若效果不理想,可先再調校再作正式生產。

「以往我們用柯式印刷,印量最少是1萬份。但最後不少印刷品要存放在倉庫內,平白佔用了不少空間。」馬希指數碼印刷機原則上只印一本書也可以,避免囤積存貨。他說現在市場上的印刷品不能千篇一律,要容讓少量發行,現在可以因應客人要求而靈活安排印量。

教宗庇護四世於1561年在羅馬創建了第一間官方印刷所。兩年後,印刷所移交給市政府; 1587年,教宗西斯篤五世從巴黎引入為出版所需的活版鉛字,印出以特倫多大公會議為原則的《聖經》書。1908年,當代的梵蒂岡印刷廠正式出現,它隔年印刷傳信部就傳教事業所需的材料。1937年印刷所和《羅馬觀察報》一起託付於慈幼會管理,目前納入聖座傳播部旗下。

圖︰01 梵蒂岡印刷所為梵蒂岡博物館印製精美畫冊
       02 印刷所購置新式的印刷機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