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放下——自在
盈盈喜愛閱讀、旅行、攝影,退休前,更買了一棟無敵海景房子,為能在退休後安坐家中,也能欣賞大自然美景。自小視力不良的她,因著年事漸高,視力更愈來愈差。更不幸地,幾年前因視網膜脫落,視力因而直線下滑,看盡明醫,花盡不少積蓄,卻不見好轉。最後醫生更坦然告之,對她視力復原已盡了力,在極度失望之餘,盈盈仍不放棄,繼續尋訪更高明的醫師,為能扭轉不幸的命運,結果使她再度失望,極度低落的情緒,終於患上了抑鬱症。親友不離不棄地關懷、安慰、鼓勵、勸勉她接受這不能改變的事實,但都徒勞無功,不少親友因而灰心地離去。
在新界獨居的陳老太,差不多兩天,就接到住在港島的獨生子問候的電話,隔星期天,兒子慣常與妻子駕車探望陳老太,善於烹飪的媳婦更親自下厨,煮陳老太喜愛的佳餚。鄰居友好都非常羨慕她有這對孝順的兒媳,陳老太不單不惜福,反而每次兒媳回來,總引起她情緒低落,令親友費解。幾經慰問,才得悉陳老太因兒子們決定不生育孩子,對抱孫兒落空而耿耿於懷。
家維喜愛寵物,朋友送他一隻可愛的波斯貓,他愛不惜手,甚至以牠為家中重要的成員。不幸牠染上頑疾,家維非常擔心,百般照顧延醫,終不治而去世,家維為了牠的死,廢寢忘餐,一蹶不振,嚴重影響他的精神和健康。
很憐憫以上三位朋友,因著缺了認為重要的事物,而長久浸淫在痛苦中不能自拔。他們若能放下「執著」,明認既不能挽回的事實, 不再堅持強求下去,轉變態度,接受不能改變的事實,他們自會不藥而癒。的確,這是件不容易的事。但若能靜心多想一下,放不下的, 可能只是短暫的價值,其實人生真正的價值, 該是生命的本質——永恒的平安、自由,喜樂、幸福!
這使我想起匝凱的故事(路十九1-10)。被眾人所擯棄,認為是罪大惡極的富有稅吏長匝凱,「錢」是他生命中唯一的價值。當日他攀上野桑樹時,只為好奇想看看多人嚮往的耶穌,並無意尋找生命比現時更高的價值,但竟被慈悲的耶穌所吸引,更因耶穌善意主動的接觸,使他深深經驗到,在他生命中,從未嘗過如此被尊重、完全被接納的溫情,這激起他內心的「善」,徹底甘願把自己一生認為最重要的價值——「金錢」放棄,公然地宣布:「我把我的財物的一半施捨給窮人,我如果欺騙過誰,我就以四倍賠償」( 路十九8)。他的善意,將以往暫短的擁有,換取了生命永恒的價值——平安、自由、喜樂。幸福的匝凱,立時解除了長久被人所擯棄的束縛。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和黄漱芳輪流執筆。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