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愛讀書】像基督一樣空虛自己〔作者︰陳婉君 〕

期數
4022
刊登日期
2021.03.19
作者
陳婉君
主曆
主曆 2021 年 03 月 21 日 四旬期第五主日

「禪修不但可以和基督徒的生活融合,且能使基督徒的祈禱更深入,使我們的信仰不單植基於認知,且可將禪修融入生活,並加深信仰。」 

信仰就是一個尋覓的過程,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獨特又包羅萬有的自我世界中,每一個人都用自己的「心」看世界,尋找自己的信仰。我們的「心」就是畫筆,它會準確地按照我們內心所見的一切,繪畫在我們自身的血脈之內。基本上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立意識去認識和了解世界,基督宗教和修禪者對於「心」的了解和表達方式也許有所不同,但是面對自己的內心恐怕不會陌生,佛家的理解就是放下,以心性修行為最高境界,因此心就是佛,而基督徒就是以天主為依歸,是真正的心之所在。「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而賠上自己的靈魂,為他有什麼益處?人還能拿什麼作為自己靈魂的代價?」(谷八36-37)靈魂即是心性,是人性尊嚴的全部,如果人活著,卻連靈魂都喪失,生命的意義又何在?基督徒學習禪修,以「天主為體,禪修為用」的方法,讓我們在四旬期內,學習安靜自己,淨化身心靈, 認識真我,看到萬物的本質,包括自身的本來面目、「天主的肖像」,學會覺悟,依靠聖神的指引,從而轉化生命。正如書中的達菲神父所說:「基督徒主張耶穌的天主性,但這並非表示只能在耶穌身上看到天主,其他任何地方都不能看到天主。在耶穌的生活和死亡中所發現的天主,人們也可能在他處尋見。」東郭子問道於莊子,問道在何處,莊子曰:「無所不在。」這本書並非針對基督徒而寫的,作者觀察到有些基督徒無法把天主教教義與生活連繫起來,希望他們藉著此書找到方向,認識自己,深入地祈禱,讓我們在基督內,基督在我們內。

一般的說法是,在禪修過程中,當放空自己的同時,警覺性放下,就會容易受邪靈入侵,但基督徒的心早已被天主的愛所填滿,只要以天主為對象則不會受影響,嘗試沉澱自己的思緒,聆聽天主的聲音。基督徒要學習跳出框框,像海綿一樣吸收新的知識,認識新的修行方法,空虛自己,拋開俗世的枷鎖,像基督一樣,完全開放祂的生命,不執著於世間任何事物,讓自己跟天主更加接近, 全然接受天主的安排。「你們該懷有基督耶穌所懷有的心情:他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為應把持不捨的,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形狀也一見如人;他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二5-8)基督空虛自己,絕對聽命服從,他本來是主,卻甘心為僕,自我捨棄, 成全別人。「他為了承擔大眾的罪過,作罪犯的中保,犧牲了自己的性命,至於死亡,被列於罪犯之中。」(依五三12)。作者甘廼迪神父述說:「我也希望基督徒明白,禪宗雖衍生自佛教,但其重點在於人性的發展,並不敬奉任何神,因此適合所有樂於接受其修行方式的人。依據我個人習禪的經驗,如果有老師指導,禪修不但可以和基督徒的生活融合,且能使基督徒的祈禱更深入,使我們的信仰不單植基於認知,且可將禪修融入生活,並加深信仰。」作者強調,禪修不是要你們變成一個佛教徒,而是讓你們做一個更好的基督徒。


《基督徒參禪:在默觀中空虛自己》 
Zen Spirit, Christian Spirit: The Place of Zen in Christian life 

出版社光啟文化 / 作者羅拔.甘廼迪 (Robert E. Kennedy S.J.) / 譯者:陳汝錦 / 出版日期 2020年11月 / 定價 $110 / ISBN 978-957-546-940-5 

陳婉君,香港公教真理學會主編。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