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委會與工人同行30載 維護工人尊嚴陪伴走過逆境

期數
4028
刊登日期
2021.04.30
主曆
主曆 2021 年 05 月 02 日 復活期第五主日

(本報訊)「保安員因為工時長, 很多都五癆七傷。我會探望他們,尤其是那些當通宵更的,聆聽他們的故事,也講解勞工權益給他們知道。」教區勞工牧民中心——九龍同工冼志文以往不時捱通宵更,現在希望工友都能健康地過日子,也體會到教會與工人同行的精神。

牧民中心助理程序幹事冼志文近年組織保安員,定期跟他們開會,也統籌教友義工去探訪他們,「很多保安員都想自食其力,不願意申領津貼,但我會跟他們解釋津貼原意與工人權利,讓他們改善生活質素。」

冼志文投入勞工牧民工作,因為他也曾捱更抵夜工作。入職勞工中心前,他從事舞台搭建工作,工時長,亦要通宵工作,這讓他更能體會基層工人的困難。「舞台搭建工作雖然好玩,但要凌晨開工,24小時後才收工。」冼志文2003年轉任教區流動勞工牧民中心兼職司機,希望平衡生活,卻無意中開展了組織工人的新使命,目前在勞工牧民中心當上全職, 協助組織工人,講解勞工權益。

工友受啟迪 完成慕道領洗

料不到的是,冼志文2012年因病換上了人工心臟,平日上班腰間也要掛著機器。「我樂觀面對病情,曾跟一位遇到困難的保安員分享我的經歷,他領悟到自己要更積極生活,而且也開始慕道,後來亦領洗成為教友。」在信仰與人生路上,冼志文與工人互勵互助, 「我體會過返通宵更很影響健康,所以有時會煲湯給來中心聚會的保安員。」到了晚上,他不時到大廈探望夜更保安員,更樂見保安員愈來愈主動去關心自己的權利。

疫情下,保安員未能全面受惠於當局的抗疫津貼,勞工中心便與保安員義工合力寫調查報告陳述實況,在民間爭取下,政府終增發津貼給保安員。

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總幹事李靜敏說,同工固然希望工人待遇得到改善,但也希望從牧民角度去關懷基層工人,讓社會重視人性尊嚴,並帶動教友獻出愛心。

「與工人同行是一份恩寵。這工作讓我更加明白,不論貧富,尊嚴都是同等的。」勞委會於1991年成立,今年是委員會成立30周年,委員會的其一使命便是推動教友本著福音精神,關懷勞工。

李靜敏指出,近年勞委會致力幫助教友認識基層工人的生活,去年的「七天貧窮」祈禱運動,讓參加者體驗最低工資下的生活,同工也透過網上聚會吸引更多人參加,「而疫情也令勞委會與堂區多了合作,我們跟約16個堂區推出項目去幫助基層人士。」

聯同堂區援助基層人士
重視民生也實踐愛德

勞工牧民中心與堂區在社區扶助貧弱,急基層工人所急。上水基督之母堂與教區勞工牧民中心──新界等團體近年開展服務,為失業基層人士提供物質援助。「三年前我們發動捐贈物品活動,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準備電風扇給基層街坊,教友都獻出愛心與舊物,但疫情下這活動暫停。堂區新推出『小羊棧』項目,其中的託管服務就是要幫助基層媽媽恢復工作。」堂區關社組成員譚玉玲從事銷售行業,她指行內很多兼職的媽媽,因為孩子停課而自己無法上班,而堂區要為疫情下的民生盡一分力。

今天除了透過愛德服務關心基層, 堂區還可以怎樣關心工人呢?修道前曾當工廠工人的李志源神父認為堂區需要「走出去」,以外展方式親近在職青年,幫助他們認識福音。

「以前我在電子廠當工人,有時間去進修無線電文憑,轉職做高一層程序的工作⋯⋯現在青年工時長難有進修時間。」李志源神父晉鐸後曾經以工廠經驗去牧養工青會的青年,並協助新蒲崗勞工牧民中心的工作;他指今日教會要認識工人的生活,「雖然現在『工人』身份較難定義,但服務業和其他白領, 都可以是我們的牧養對象,新蒲崗與觀塘雖然少了工廠工人,但我們都要關心區內職青。」他指培育工作可幫助職青辨識身份,從而找到合適的信仰團體。

目前是聖葉理諾堂主任司鐸的李神父認為,堂區可因應社區特徵去提供服務,該堂區便關心屋苑清潔工人,期間也與勞委會合作。(鄧) 

 

圖︰01 勞工牧民中心與堂區向清潔工人送贈防疫物資
       02 勞工牧民中心同工冼志文(左一)與保安員聚會
       03 勞委會透過流動服務關懷社區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