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污泥與蓮花

期數
4035
刊登日期
2021.06.18
作者
黄漱芳
主曆
主曆 2021 年 06 月 20 日 常年期第十二主日

今天執拾抽屜時,發現一篇以往很喜歡,但不知出自何處的小品文,名「污泥與蓮花」,屬一個比喻。我喜歡比喻,因聽同一的比喻,每人都會得到適合自己的需要和不同的啟發,怪不得「耶穌常用比喻給群眾講解一切,不用比喻就不給他們講甚麼。」(瑪十三34)今次重溫這小品文,仍覺得很有味道。記得第一次接觸它時,非常震撼,對我待人處事很有啟發,使我人生有了不少的轉變。那時是我中青年時候,今天願與大家分享,內文如下: 

「蓮花生長在滿是污泥的池塘,如果沒有池塘和污泥,則難有眼前可愛的蓮花。蓮花『出於污泥』:污泥可以沒有蓮花,但蓮花不能沒有污泥。然而污泥卻因為有蓮花,而展現出自己擁有孕育出可愛可貴生命的驚人潛力。

「蓮花的美麗和芬芳,不因為與污泥有不可分割的關係而損絲毫,蓮花 對可以媲美大自然中任何花卉。大自然因為有蓮花而更美、更多姿多采。

「蓮花屬於大自然,屬於池塘——更屬於 不驚人而肥沃的污泥。別人可以看不出污泥的肥沃,但身在沃土中的蓮花,可以無視沃泥給它的滋養嗎? 

「如果你是蓮花,你會因自己出身池塘中的污泥而有何感受呢?」

昔日看到文章最後的一句:「如果你是蓮花,因出自污泥有何感受?」這對當時的我是一個挑戰,卻使我開了竅。我想今天有這美麗的蓮花,只因有這其貌不揚的污泥才孕育出來,驟看這污泥實不可愛,但沒有它滋養孕育,何來這美麗的蓮花,因此蓮花對污泥該懷有一份感恩之情,但因污泥其貌不揚而使人生厭,甚而擯棄它。這可比喻人生活在不理想的家庭、社會、團體,教會、甚至世界,都有其不完美,有時甚至如污泥般,但別忘記自己曾受恩於它! 

人選擇聖善,努力向完美邁進,是做人的責任,但過分要求完美,就不切實際。這就是當日文章對我最大的提示,昔日完美主義的我,就因這過份要求完美,使自己和別人都活得緊張和不愉快。真的,開始明白,現世的事事物物都不是十全十美,均有其優長與短缺。學習把目光放在優長上,為自己打氣,懷著希望前進。生命有高峰亦有低谷的時刻,高峰時學習享受,努力建設發展;低谷時不失望,學習接納,能盡力做的去做,做不到的就學習交託為此祈禱。嘗試掙扎脫穎出來,如美麗的蓮花。學習承行主旨,在不同環境中,努力實踐上主給我們的使命,這樣人才會成長。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和黄漱芳輪流執筆。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