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宙】神父修女也食飯〔作者︰鄧小宇〕

期數
4037
刊登日期
2021.07.02
作者
鄧小宇
主曆
主曆 2021 年 07 月 04 日 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前兩期寫過牛津道中學群後巷小食檔那些已食唔番的味道,一切只能成為美味記憶,幾乎沒可能在半個世紀後重逢。想不到最近在家吃灼芥蘭配蠔油,味道居然差不多是童年冬天吃芥蘭時拌的蠔油的翻版(那時芥蘭在冬天才有得供應,近年可能農作技術有突破,得已年中無休隨時食到了),吃到了!吃到了!是多麽喜出望外。

超乎意料之餘想到可能是用了剛在網上訂購價錢遠比一般實體超市的所謂「舊裝蠔油」還要貴的蠔油,果然是一分錢一分貨,馬上將此開心大發現通知那位對飲食有要求的公教報編輯,誰不知她回應說早已買過這類特級蠔油,卻不覺甚麼兒時味道。

是我搞錯了?我再問家務助理是否已開始用新入貨的蠔油,殊不知原來是一場誤會,我訂購之前,家中蠔油已用光,「遮遮」在街市買了最便宜的「財神蠔油」來頂替。

想不到兒時的味道是價錢最便宜的蠔油,想落也確實應該是這樣的,小時候香港社會環境遠比現時清貧,省吃省用,家中食材、柴米油鹽、調味醬料通常都是從雜貨鋪買平價的,以前吃的所謂蠔油,為求成本效益,大概主要都是利用各種調味料(包括現時聞之色變的味精)混合醃成,怎會加入貨真價實的蠔油來製造,就算有也是不成比例的小量來吊味吧,那才是回憶中的味道,那種味道之珍貴又怎能用價錢來衡量。

我的中學不在牛津道的學校群,沒機會嘗傳說中的後巷美食,在我的記憶,飯堂的雙蛋飯,附近花園餐廳的學生餐,雖然都主要是以廉價「獻汁」做調味,也是獨一無二的。讀了教會學校多年,從未見過亦未想過神父三餐是吃甚麼的?他們有廚師為他們備餐嗎?神職人員總是有著神秘面紗,以前不是有都市傳說九龍瑪利諾修女在她們學校的泳池是穿著修女袍游泳的嗎? 

  • 鄧小宇,黃黃哋文化人,在喫羅宋湯的日子中遊走藝文領域。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