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生·活】請青年團體吃頓飯

期數
4058
刊登日期
2021.11.26
作者
丘建峰
主曆
主曆 2021 年 11 月 28 日 將臨期第一主日

如果你的家居較寬敞,容得下十個人聚會吃飯,而你知道,下個月某一兩個星期六晚上,自己有空。又或者,細心找一間可以一桌人聊聊天的餐廳,而你又願意付鈔請客。那麼,你可有想過,邀請自己堂區的青年團體到自己家吃頓飯,又或約他們在外用餐,聚一聚,或許能夠聽聽少年心底話,又或許能夠分享你想告訴年青人的話? 

堂區更新的第一個要點,就是不要被建築物所限,因此,堂區團體在哪,哪裡就是堂區,而一位教友邀請一個堂區團體共晉晚飯,就是堂區團體的具體臨現了:你的家,一間餐廳,只是我們在,堂區團體就在這裡。

為甚麼要邀約年青人呢?因為堂區更新強調要關顧貧困者,而在今天社會裡,除了經濟上的弱勢者,還有心靈上的弱勢者,他們往往就是新一代的年青人。社會急速改變,成人尚且覺得前路不容易看得通,何況年青人?如果年青教友的家庭在社會變遷中發生問題,年青人就會更無助,所以,他們就是我們要關顧的對象了。

同時,這也是一個相遇的機會,就是堂區更新中提倡的「相遇文化」。老一輩的教友,對教會有一套既定的看法,而在主日匆匆忙忙中,很難有機會,讓資深教友了解聆聽新一代教友,究竟怎樣看教會、看信仰、看福傳。這個相遇,不一定很快就開花結果,但我們正好抓住這個機會,明白年青人,也請年青人明白我,而只有彼此明瞭,建立連繫,團體才會漸次形成。

況且, 堂區更新要我們學習「陪伴藝術」,而這頓飯,可能就是陪伴的起點。我們不要把過程想得太美好:青年團體可能根本不願來吃飯;約好了又有不少人爽約;吃飯時很拘謹,沒甚麼話說;青年之間自說自話,你根本插不了嘴。但是,你的邀請就是陪伴的行動,你的存在就是陪伴的事實,而我們只可以灌溉,要使之成長,只有天主。

偶然與一位堂區青年聊了幾句,他說需要三種陪伴:同行的陪伴、人生的陪伴以及信仰的陪伴。同行是要有其他年青人,人生是想有稍年長的人解開他們生活上的各種問題及迷惘;信仰是回應他們在信仰上的疑問。一同吃一頓飯,年青人成團而來,也是一種同行;請客的你也許有點超齡,但自己的人生閱歷,如果不以倚老賣老的口吻方式來演示,對新一代還是有參考價值;信仰上解答,就要視乎情況了。無論如何,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起點、開始。

老聽到一種說法:堂區更新正是堂區每一個人都要更新,所以,請食飯的你,就是堂區更新的一大步。如果你符合以上的條件,去吧 !走到輔祭聚會的大房,叩門吧 !找到青年團體的電視,傳一條邀請的訊息吧 ! 

 

 • 堂邊鶴系列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