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喜樂的福傳

期數
4060
刊登日期
2021.12.10
作者
梁達材
主曆
主曆 2021 年 12 月 12 日 將臨期第三主日

教宗方濟各:「眼淚可以滋長寬恕、失意可以鍛鍊忍耐、錯誤鑄造寧靜、苦痛能塑造愉悅、障礙則開啟智識之窗。

永遠不要放棄:不要放棄那些愛你的人,也不要放棄追求幸福,因為人生是一場不可思議的戲。」

我領受了鐸品剛滿了四十九個年頭。可以說苦樂參半。有一次與胡振中樞機閒談時,我問他:「何解我那麼快便要接受職務上的調動?」他笑著答我:「有些人是要這樣的!」他好像沒有答到我的問題。但心底裡讚嘆他明智的回應。

福傳的意義便是與他人同行。

教宗方濟各:「喜愛靜默而逃避與人交往、渴望憩息而拒絕活動、尋求祈禱而輕視服務,都是不健康的表現。我們應當接受一切,將之融入現世生活,使之成為成聖之道的一部份。我們蒙召在行動中保持默觀精神,並以負責和慷慨的態度履行使命,從而聖化自己。」(「喜樂福傳」通諭) 

與他人同行,便要與別人合而為一,分享別人的苦與樂。我認識一位女士,她常常幫助一位鄰居女士,怎料也被傳染上一種病毒,很難痊愈,她內心保持平靜。她說她很高興能分享對方的病苦,她不離不棄她的鄰居。最後她倆都得到痊癒,更成為莫逆之交。

我在多倫多服務的六年中,遇到不少衝擊。我常常記著,沒有苦楚,怎能說是跟隨耶穌呢?

在痛苦中、不就是與耶穌相遇,只不過這位耶穌仍然在十字架上呼號著:「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為甚麼捨棄了我?」當我覺得耶穌沒有捨棄我時,平安沒有離開我半步。

教宗方濟各:「我們必須向耶穌基督敞開心扉,因為祂在敲門,召叫我們。可是,有時候我不禁想,在令人窒息的自我指氛圍下,或許耶穌並不在我們心裡敲門,因為我們將祂拒諸門外。

在福音中,我們看到耶穌怎樣『走遍各城各村講道,宣傳天主國的喜訊』。(路八1)即使在復活後,當門徒四散時,主也『與他們合作』。(谷十六20)這才是真正與主相遇所產生的生活動力。」(《你們要歡喜踴躍》勸諭)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和黄漱芳輪流執筆。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