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聖家節

期數
4062
刊登日期
2021.12.24
作者
麥琬淑
主曆
主曆 2021 年 12 月 26 日 聖家節

當我凝視馬槽的聖家時,看到耶穌,瑪利亞及若瑟;感受到他們的和諧、喜悅、平安及互愛。我同時也想到當今世代的家庭,不錯地,很多家庭都是三人組合:父親、母親及一名子女;但當中出現了不少問題,我不是專家,今天我不會分析或解決問題,我會給大家分享一些我認識的家庭,讓大家能從中有所得著。

去年在堂區有幾個家庭的嬰兒領洗,神父在每個嬰兒額上劃上十字聖號及傅油,也請父母及代父母都為兒童在額上劃十字,神父建議每天晚上在子女臨睡前都在他們額上劃十字聖號,好樣耶穌保守他們一夜平安,並讓子女有初步的信仰培育。過了一年,神父遇到其中一家人,母親非教友,她告訴神父說她的兒子領洗時只有一歲多,但自領洗後,在家中臨睡前一定堅持要為父母的額上劃上十字聖號,又因為他經驗了當時有些濕潤的感覺,於是在為父母劃十字聖號時,先用他的小手指在口中取些口水,以配合那濕潤的經驗。這確是一個感人的信仰經驗。

另有一個教友家庭,父母均從事教育工作,有一子一女。我認識他們時,兒子才是小學生,女兒才是牙牙學語、行路不穩的小人兒;父母並不是教友家庭長大,其中母親反而是基督教皈依的。他們用心教導子女,特別在信仰方面,每天晚上都一起祈禱,家中總有一個角落是為耶穌的,枱上放上耶穌像,有蠟燭,有聖經等宗教用品,整個家庭就以此為中心。從小子女們已經常與父母分享每天發生的事:為一切所遇到的困難祈禱,也為一切他們遇到有痛苦的人祈禱。兒子是比較活躍,對教會十分投入,因此聖堂的教友都認識他,比他小七歲的妹妹因著兄長的性格,總是生活在他的蔭庇下,人總是說:「你是某某的妹妹吧。」她也總是無奈的回答,心裡不是滋味,這也使她比較退縮;直到中學她參加了學校的戲劇組,才開始增加她的自信心。在這成長過程中父母沒有插手指點一切,他們給子女們莫大的自由及支持,只是堅持他們一家的信仰,就算打瞌睡,他們仍要求子女們到聖堂朝拜聖體,參與彌撒。到女兒中三時,我問她會選甚麼科?將來想做甚麼?她毫不猶疑地說:「演員!」我心想:「演員?」你家是熱心教友,會准你做演員嗎?她說:「我父母讓我自由選擇。」到了中三學期完結時,她告訴我要去外國讀書,主修戲劇。她自己上網找合適的學校,條件是:1. 天主教學校;2. 有寄宿;3. 有戲劇為主修科。終於她找到一間完全合乎條件的學校;她最終選擇了香港沒有的科目:「戲劇治療」;由她開始想走演藝的路至今,天主逐步地帶領著她,而整個家庭都支持她,沒有阻擋她去尋找天主的旨意。她的兄長也進入了修院,正好她兄長將要做人心靈的導師,而她在另一個範疇也將走向人靈的導師的使命。

這兩個例子讓我們經驗到信仰是由小培養出來的,最重要的是要將耶穌基督放在家庭中心,這樣才有出路;因為聖家是我們的榜樣,當我們凝視馬槽的聖家時,我們不是看到聖母及聖若瑟都在凝視馬槽中的小耶穌嗎?讓我們都將耶穌視為我們家中最重要的成員,好好接待祂,祂自然會保守我們家中的每一位。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和黄漱芳輪流執筆。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