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札記】古道上的姻親故事(上) 

期數
4073
刊登日期
2022.03.11
作者
Dora
主曆
主曆 2022 年 03 月 13 日 四旬期第二主日

 從前西貢的鄉郊村落,除了靠村與村之間的古道連繫著,還有村落間的姻親關係。從前交通網絡不方便,生活圈子小,村民多數都是在附近村落結識伴侶,又或是請來媒人到鄰村說媒。於是,西貢的古道網絡,除了留下了傳教士的足跡,還不時上演一大隊迎娶隊伍熱烈地抬著花轎,伴隨嫁妝,把新娘子嫁到鄰村去。

可是在上個世紀,自由戀愛還不是必然的事,不少孩子都是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安排通婚。1924年在白沙澳出生的何國華,年僅六歲便與來自蛋家灣的四歲女孩「被」訂婚。莫說是對方的模樣長相,那時候連結婚是甚麼一回事也未知道,只知有那張寫上女孩年生八字的紅紙。紅字放在大廳一處,隔幾天如果家裡沒發生不幸的事,就算是訂了婚。定了婚的何國華隨年月長大,在村裡讀書、下田,至淪陷之初才與素未謀面的蛋家灣女孩結婚。即使是淪陷的日子,雖然已買不了聘禮,他也請來了花轎,到蛋家灣經水路把新娘娶回白沙澳。

於深涌出生長大的李新嬌女士,約在1928年嫁到龍尾的江氏。她結婚前有姊妹陪同,唱上一星期的哭嫁歌,以表達對家人、姊妹的不捨。哭嫁歌若唱得不夠淒厲,會被人說是「恨嫁」。結婚當天有花轎來迎娶,陪嫁娘也會一同前來,嫂嫂負責上頭,上頭後便要跪別父母。那時李新嬌的嫁妝有書枱、椅、洗面架、櫳和櫃。另外,水上人結婚也有類似唱哭嫁歌的習俗,待嫁的水上人新娘會唱嘆歌,感激家人的恩情。

至於天主教徒結婚,也多是透過媒人找來同是教徒的少女。生於赤徑的趙氏便替適婚的趙四說媒,找到了海下的翁氏女教徒。配對過年生八字,便下訂擇日舉行婚禮。迎娶前一星期,男方會到女方的教堂(海下鄰近的白沙澳小堂),由神父主持行婚配儀式,雙方交換介指,就像現今我們參與的西式婚禮。但當年的教友仍保存村落嫁娶的傳統,迎娶隊有麒麟、持彩旗的小孩和花轎來接新娘, 還有腳伕來抬嫁妝。迎娶時趙四須付一筆約三百元的聘金,翁氏便以禮金辦嫁妝,包括櫃、書枱、梳頭椅、洗面盆等等,面那張書枱嫁妝是留給兒子日後讀書時用的。

参考資料: 
《可以居:白沙澳鄉》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
「啟德」研究及發展中心
《香港口述歷史(西貢區口述歷史)》香港中文大學東亞研究中心
 李國安先生口述歷史訪談

  • 「古道行」復修和管理西貢的天主教小堂,發揮它們在靈修和文化方面的潛能。

圖︰西貢村落其中一對婚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