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生·活】入門聖事還是畢業禮?

期數
4076
刊登日期
2022.04.01
作者
丘建峰 
主曆
主曆 2022 年 04 月 03 日 四旬期第五主日

由於編寫有關堂區領洗的課程教材,有一段日子,與堂區不同層面的負責人聊堂區裡的事工,每次遇到慕道團的導師,我都會問: 「慕道團的目標是甚麼?」

你會如何回答? 

不少導師都會遲疑,因為他心裡有一個答案,卻又知道它不是答案。不少導師直覺地回應這問題的答案是:領洗。或許,不少讀者的答案都是如此。

個人意見,正是這個思想誤區,令新教友永恆地流失。試想想,如果慕道的終點是領洗,領洗後不再繼續,是自然的事情。

同樣的道理:主日學的目標是甚麼? 

無論是嬰兒領洗後的信仰培育,還是成人的慕道者,堂區提供的培育,都是希望他們能夠加入信仰團體,與擁有相同信念的人同路前行,成聖自己,同時幫助聖化這個世界,讓所有人步向天主。

因此,無論是6年的主日學,還是18個月的慕道班,重點不是在於了解多少信經的道理,也不是通過神父的考核,而是培育他們留在堂區的心。每個堂區就是一個信仰團體,期盼願意親近天主的人,在這裡聚在一起,從而繼續走信仰的路。

在此期望相關的培育者,能夠校正自己的信仰使命,看穿很多表面看來重要的東西,直指核心,就是透過培育的過程,養出一顆喜歡堂區的心。

要做到這一點,我有理由相信,整個培育過程需要作出不少調整,當中包括培育者的心態,需要改變他們的態度,不再以學習知識為主,轉向以經驗感受為主等等,要做到這目標絕非一朝一夕之事,也需要大家花點心思和功夫,但是,這方向值得大家努力。

筆者有一個現成的建議,大家不妨考慮一下:我的思路很簡單,主日學也好,慕道團也好,最終的目標,就是讓參與者留在堂區,繼續在堂區生活。那麼,我們想想自己過著怎樣的堂區生活?撇除職務外,大部份教友的堂區生活,就是參與彌撒。

所以最基本的,我們都是引導人參與彌撒。沒有這個切入點,再談信仰小團體、職務、查經、祈禱,都是枉然。

既然如此,筆者建議:在主日學及慕道團的聚會中,仿傚聖道禮部份,讓參與者透過聚會,習慣參與彌撒,從而培育信仰。可以安排慕道者或主日學兒童讀經,導師則負責講解,然後請他們分享當天的經文。我不肯定這方法百份百可行,也並非最理想的做法。

只是,面對新教友九成以上的流失率,大家值得試試。

 

 •塘邊鶴系列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