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亮行】一份愛的關係!〔作者︰閻德龍〕
耶穌復活主日(丙年讀經)
讀經一:宗十 34,37-43
答唱:詠 118
讀經二:哥三 1-4 或 格前五 6—8
福音:若二十 1-9 或 路廿四 1-12
世界名曲「Alleluia」,清晰地宣告主耶穌基督已從死者中復活了!你是否從心裡相信主耶穌真已復活了?
究竟主耶穌是怎樣復活的?從來沒有人親眼看見過,只有聖經記載了有關主耶穌復活的事蹟。「一週的第一日,清晨,天還黑的時候,瑪利亞瑪達肋納來到墳墓那裡,見石頭已從墓門挪開了,就跑去見西滿伯多祿和耶穌所愛的另一個門徒,對他們說:「有人從墳墓中把主搬走了,我們不知道他們把祂放在哪裡了。」(若廿1-2)及至西滿伯多祿和耶穌的愛徒來到墳墓,看到裡面放著殮布和頭巾。
若望宗徒清楚描述了主耶穌復活的清晨,在墓園中所發生的事情。宗徒大事錄也有類近的記載:「第三天,天主使祂復活了,叫他顯現出來。不是給所有的百姓,而是給天主所預揀的見證人。」(宗十40)
在福音裡記載耶穌復活事蹟提及三個人物,瑪利亞瑪達肋納、伯多祿及耶穌所愛的門徒。瑪達肋納是第一個發現空墳的人,她不知道發生了甚麼事,還以為耶穌的屍體被人偷走了,便跑去報告伯多祿和耶穌的愛徒。耶穌的愛徒先到墳墓,出於尊重伯多祿作為宗徒之長,讓伯多祿先進去,他也跟著進去,看到裡面放著殮布和頭巾。瑪達肋納和伯多祿沒有即時相信耶穌復活了,卻是耶穌的愛徒看到殮布和頭巾分開放著,當下便相信了,他成為一個「不見而信」的人,這是因為他與師傅耶穌有一份出於愛的心靈互通的關係。上述三個人物見到同樣的事情,但瑪達肋納要待耶穌叫她名字才認出耶穌來;伯多祿要等傍晚時耶穌再顯現才相信。
我們或者可以從這段福音獲得啟發。教會無疑需要一些像瑪達肋納一樣,熱衷宣告耶穌復活的人,助人認識復活的主;教會也需要如伯多祿般的領導或中堅份子;可是我們大多數人也許在教會內寂寂無名,就像福音中耶穌的愛徒,若望福音刻意不提及他的名字。但是如果我們能認識聖經,認識耶穌的言行及了解祂愛我們,甘願為救贖我們死在十架上,我們會像耶穌的愛徒一樣,與耶穌建立一份愛的心靈互通的關係,從心裡承認並相信耶穌復活了,我們也會成為一個「不見而信」的人,在生活上常常比其他人更快地認出主耶穌來!
耶穌死而復活,是我們每一位基督徒的信仰根基。我們藉著聖洗聖事,與主基督同死、同葬、同復活。藉著接受信仰,我們在新生活中慶生,真正成為天主的子女。因此耶穌基督復活的慶日,也是我們基督徒受洗的紀念日。願我們不只在理智上承認主復活了,也透過認識聖經,與主建立一份愛的心靈互通的關係,在日常生活中認出耶穌來,以主耶穌教導我們的仁愛為復活的基督作見證!
• 作者閻德龍為教區神父,香港明愛總裁,聖神修院神哲學院靈修學教授。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