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烏龜也攀石?
家住的屋苑有個花園平台,當中有個很大的水池,養了魚及很多的龜,有大有細,像是有幾家龜似的。烏龜喜歡曬太陽是常識,一天,我在平台散步,那天早上陽光普照,很多龜隻都已爬上了水池中的幾條由石卵砌成的石壆,享受日光浴,只見有數隻仍在游來游去, 想辦法找個好位置也爬上去。我發現較細隻的龜仔們會找個角落,似乎看中角的位置,有較多接觸面爬上去。隨即便看到一隻龜仔跟著一隻大龜,大龜已離開了水面,卻停在斜坡那裡,或許在喘氣吧,以至後面的小龜便無法跟著牠的路,而大龜又不轉彎,小龜掙扎了一會,最後都是撲通一聲跌回水中,游往別處去。我又往另一邊,看到了兩隻大龜,各自找路上水,牠們找了好久,試著不同的路徑,好不容易才爬到頂,但或許就是由於龜殼硬,腳又短小,要由斜坡爬上平台實在不容易。不是抓不住,就像是沒氣力上不到,便撲通撲通滑下去。終於有一隻龜成功地爬了上去,同樣已有一隻龜躺著,不過這一隻有所不同,就是看到牠向前行了數步,讓這隻剛爬上來氣來氣喘的龜有一個位置,共享日光浴。我站在那裡, 最少看了20分鐘,有一隻龜還是爬不上,但牠仍在努力不懈,在水中休息一會,再嘗試找另一個合適的地方繼續。
同樣,信仰的路不易走,當中最難的就是堅持。例如信仰時常提及的信望愛三德,三德的內容我們都是知道的,但認真地生活下去時,日子久了,會給自己很多不去實踐的理由,或是歪曲事實,古古怪怪的論證。例如失去理性的信德:「祈了很多次天父都不答應我的所求,信不過!」「在現時代向新慕道者說只要唸經就能得救!」或是要有證據的望德, 又或是要順我心意的愛德。假如遇到甚麼不如意的事,有些人便像小龜般,站不住,撲通一聲反回自己的世界。從來沒有說過跟隨耶穌的道路容易,因為祂的教導背後所持的價值觀, 很多時都與一般社會的很不一樣。社會追求完美、權力、地位,甚麼都看是否對自己有益有利的事,才選擇去做,而信仰卻教我們愛人如己,為愛他人而奉獻自己,要常謙抑自下,為他人服務。
我們可能有時要活得像龜一樣,目標只有一個,就是爬上那裡曬太陽。目標愈簡單清晰,動力也愈集中。問題往往在於我們在向著目標前行的路太分心,加上不易走,往往因著按捺不住疲勞、沒耐性、焦急、煩躁等等,而放棄。要做到堅持,同樣也要懂得放手。看著前輩們的努力,幾經艱辛,正在享受著日光浴,不多不少也給我們後輩一份力量、一份希望。各位弟兄姊妹們,努力吧!
• 本欄作者: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和譚錦榮輪流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