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裡尋祂】共議同行路上的聖職人員〔作者︰蔡惠民〕

期數
4129期
刊登日期
2023.04.06
作者
蔡惠民
主曆
2023年04月09日耶穌復活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眾裡尋祂「共議同行」表面上是教宗方濟各近年推行的教會改革,實在是60年前梵二大公會議願景的落實。梵二大公會議召開的目的, 一方面要通過回溯本源,重溫教會的初心; 另一方面要按時代的徵兆,與時並進,摸索前行,繼續發揮教會存在的目的和使命。今天教會的共議同行,就如早期教會一樣,要傾聽和發現聖神在教會內不同肢體的神恩和職務,繼而在主教的領導下,彼此共融,互相協作, 共同為福傳的使命而各盡己職。因此,共議同行可說是教會再一次從本質上的自我革新。

雖然共議同行是強調教會所有成員之間的合作和靈修交談,包括平信徒、聖職人員、主教和其他教會領袖。在共議同行的路上,決策是通過辨別和對話的過程做出的,而不是通過自上而下的方法。因此,為能切合和帶領教會的革新,聖職人員在教會內的領導模式至為關鍵,這點很明顯反映在教區去年的問卷調查結果上,也是不少教友的期望和心聲。

要改變這種自上而下的決策方法,聖職人員的領導模式需具備甚麼特質?最近看過一篇反省,裡面提到四方面:

首先,共議同行講求的是群體決策和共負責任,在這樣的背景下,聖職人員是與他人合作的領導者。形成這種領導模式需要強調聆聽和對話的重要性,以及團隊合作和建立共識的能力。

在神學上,共議同行也涉及教會圖像的轉變和教友職務的發展。一個帶領教會共議同行的牧者,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平信徒在教會中的委身、服務和參與決策過程的重要性,以及給予團體內不同神恩發展的空間和重視不同觀點交流的機會。

此外,要建立一個共議同行的教會,適當的牧民訓練亦至為重要。除了基本的神學和聖經知識外,聖職人員還需掌握在信仰旅程上陪伴他人們的能力,懂得如何培養教友的團體感和歸屬感,以及「走出去」回應邊緣化和弱勢群體的需求。

最後,教會的共議同行是為回應時代的挑戰,與時並進。因此,一個共議同行路上的聖職人員需要具備持續學習開放的心態,以及與團體中其他人持續對話和合作的胸襟。這包括願意向他人學習,願意接受新的想法和觀點,並對團體的需求作出回應。

  • 本專欄每月首主日由周守仁主教執筆,其餘主日由四位副主教(夏志誠輔理主教、蔡惠民神父、甘寶維神父、陳永超神父)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