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有聖堂】聖斯德望堂(下) 傳教與殉道精神

期數
4135期
刊登日期
2023.05.19
主曆
2023年05月21日 耶穌升天節
kkp10-11_1200

共用圖片/檔案 - 區區有聖堂按圖放大

位於下葵涌榮芳路14號的聖斯德望堂,於1980年落成後祝聖啟用,而早在建堂前,宗座外方傳教會萬籟寂神父在葵芳開始牧民工作時,已購入榮芳路守運樓三個單位作為彌撒中心,讓區內教友參與彌撒,致力福傳。時至今天,堂區屹立社區43年,除了在社區福傳,更往海外傳播信仰。

聖斯德望堂於1976年最初名為「下葵涌天主堂區」,至1978年,下葵涌區正式由荃灣葛達二聖堂堂區獨立出來,為葵涌居民服務。

1978年在聖斯德望堂領洗的陳惠玲,見證著堂區於1980 年落成,同年她獲聘為堂區秘書,至今已有43年,她仍深深記得在彌撒中心時期的情景:「平日放學後便到位於守運樓的彌撒中心溫習,由窗外望向對面,看到當年聖堂由地盤到興建完工的過程。」

青年時期服務堂區

陳惠玲憶述,年青時候不時協助堂區到區內派發堂區通訊;長者參與善會「耆樂會」,她便負責接送行動不便的長者,好讓長者的家人安心;她也在主日學擔任小導師,向兒童要理講授,下課後自發把椅子排列妥當,準備翌日的主日彌撒等。現在回想,她感到信仰生命也在該堂區成長,一切也有天主的恩賜。

1979年加入堂區的教友劉惠恩,堂區初期設立的青年會、禮儀組、非常務送聖體員等,她也參與其中。熱愛堂區生活的她,早年她已時常主動幫助神父推動各項福傳,曾有教友送給神父一幅常年期「最後晚餐」的掛畫,她本身對繡花有研究,便依據這掛畫為神父再繡上七幅具備禮儀年標記的刺繡作品放在堂區,好讓教友加深信仰。

1982年,劉惠恩成為堂區第一任傳道員,她起初認為自己學歷低難以勝任要職,「我中學仍未畢業便要工作幫補生計,沒想到當年聘用我的格普黎神父(V. Carbone)對我說:不在乎我的學歷, 而是看到我(對傳教)的心。」格神父的話改變了她整個信仰生命,她入職傳道員後,報讀教理班, 也報讀夜校以完成中學畢業,後來她轉職從事醫院牧民等工作,現在於一所天主教小學擔任牧民助理,她希望藉著福傳傳遞信仰。

聖堂逾40多年來,分別於90年代及2020年進行兩次大維修,維修後聖堂陳設亦有轉變,其中聖堂於1995年進行重修時,把建堂時在祭台上的「曼陀羅」十字架、對聯及聖體櫃等,部分放置於禮堂,現時掛在聖堂的十字架原屬於新蒲崗善導之母堂,第一次聖堂全面翻新後,善導之母堂把十字架轉贈給聖斯德望堂。薛神父表示, 十字架上的耶穌穿上祭衣,代表耶穌是永遠的司祭。

三年前受疫情影響時,堂區於2020年再次進行大維修時,在辦公室找到創堂時原本放置在聖堂祭台下的聖髑,當中包括耶穌十字架聖木、第一位教宗聖伯多祿、傳教主保聖女小德蘭、曾到中國的聖方濟沙勿略、貧窮人主保聖五傷方濟各、堂區司鐸主保聖維雅納司鐸、青年主保聖類斯以及聖若望鮑思高的聖髑等,這些聖髑於聖堂翻新後,現恭放於祭台旁邊,讓教友默想祈禱。另外,剛由51日起,堂區把翻新後的禮堂,新設為舉行平日彌撒之用。

教友傳教士傳揚福音

「天門已為聖斯德望大開,因為他作了第一位殉道者, 在天上領受了勝利的冠冕。」在紀念首位殉道基督徒的聖斯德望時,進堂詠會誦唱以上禱詞。聖斯德望堂的主保聖斯德望,及該小堂聖吳國盛小堂的主保聖吳國盛均是殉道聖人,教友受著兩位聖人的影響下,潛移默化彰顯為主作證的精神。

聖斯德望是初期教會的執事之一,是第一位為主殉道的聖人,他協助宗徒管理教會,照顧教會內的窮人,因著他行了不少奇蹟,而被人仇視,後來更被捕,送往公議會受審, 最後他被人拉出城外用石頭活活砸死。而近代聖人聖吳國盛,他自1814年為持守信仰為主殉道後,於1900年獲冊封為真褔,100年後,於2000年由已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把吳國盛與另外119位中華殉道者列入聖人名冊。

該堂教友何慧敏於33年前,即1990年,成為香港天主教教友傳信會的首位教友傳教士,當時她擔任堂區議會會長, 放下在香港的所有,隻身前往非洲津巴布韋傳教三年。事隔多年,她於202111月再接受派遣,到柬埔寨傳教至今,現於當地由耶穌會管理的學校任教英文及提供老師培訓。何慧敏認為,青年時期在堂區接受的信仰培育,團結教友、提升福傳意識,一直影響她的信仰生活。

何慧敏回想昔日因著堂區與學校緊密的聯繫,也使她投入堂區。中學時她就讀聖斯德望堂屬校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她參與學校的慕道團,至1982年在聖斯德望堂領洗,領洗後積極參與堂區活動,曾擔任慕道班導師及參與青年善會活動,後來她在外地傳教返港時,也會與堂區教友分享傳教歷程。

何慧敏的慷慨分享,更影響來自吳國盛小堂教友彭家怡的傳教心,她於10年前(2013年),同樣以香港天主教教友傳信會教友傳教士身份,獲派遣往柬埔寨傳教。彭家怡表示,中學時早已聽過何慧敏分享非洲福傳的經驗,而且她在堂區多年,接觸過來自不同傳教修會的神父和修女服務堂區,讓她早已感到,「外籍傳教士愛主愛人的精神,是福音的見證人和傳播者。」

彭家怡於2013年在堂區接受時任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派遣,堂區特意安排兒童及青年參與禮儀,該堂牧民議會會長湯廣源表示,藉此向新一代帶出傳教士的精神。

該堂主任司鐸薛衛道神父(Salvador Sánchez Durán1984年由墨西哥來港傳教時仍是修士,在港傳教39 年,他樂見堂區有教友也是教友傳教士,他更希望更多教友思考及辨別傳教的召叫,「聖召不只是神父或修道人才有, 教友也有聖召,應多鼓勵教友分享聖召。」

聖斯德望堂於1980年落成後,該堂的第一任主任司鐸、瑪利諾會的盧樂民神父(Raymond Joel Nobiletti)在《聖斯德望堂獻堂誌慶》中說:「聖斯德望堂和早期的殉道者,都深信他們的信仰是基督的教訓,必須在生活中表現出來。」

43年前,盧神父提醒教友在建設堂區時,更需要加強信友的信仰生活,彼此相親相愛,互助合作,「這樣,我們才會懂得與其他團體分享天主的賞賜。」直至今天,堂區的神父與教友繼續建設堂區,一起在天主的愛內成長。

  • 編輯 CatherineWong / 採訪 ConnieKo / 設計 MikeCha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