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暑假去邊?〔作者︰麥琬淑〕

期數
4148 期
刊登日期
2023.08.18
作者
麥琬淑
主曆
2023年08月20日 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靈修小品寫作文稿時是剛開始暑假。每一年的暑假,父母早在假期前,就開始費盡心思,一方面為自己的子女安排一系列的暑假節目,到處打聽資料,務求將學業、勞、工、音、體都照顧得到;甚麼補習班、興趣班等等,只想將子女的時間表塞得滿滿的,使他╱她們不會「浪費」光陰,有時也會是因父母由於仍要上班不能陪伴子女而一種自我補償,使自己良心好過些。另一方面,也要籌備為子女在暑期學習所需要額外的資金投放而煩惱。

我認識一位家長有一位獨女,父母親都是薪金不高的小職員,也有點供樓壓力,父親一星期總有幾天晚上做兼職,有時兩夫婦都會因金錢應用上有點小爭執。但父親因11歲的女兒從未搭過飛機而感到遺憾不已,又怕女兒暑假過後,當同學爭相炫耀自己出外旅行的經驗時自覺慚愧,所以臨近暑假前加倍努力兼職,以便能在暑假時,帶同一家三口到日本旅行去。是的,天下父母心,父母都想子女能爭爭氣氣,在人前能抬起頭來;同樣地,古語有說: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這樣日以繼夜地工作,而換來這少許的經驗及炫耀又何苦呢?

我們大家都要反省一下,出外旅行是為甚麼?親子關係?增廣見聞?自我炫耀?自我感覺良好?還是老師及同學的壓力或互相影響? 要記得,每種原因都有充足的理據,但總要看自己的能力及環境。為了要換來一星期親子外地遊,而要放棄幾個月晚上的親子時間,是否得不償失呢?

在香港這個大都市,生活及工作都十分緊張,工作時間長是世界著名的,大部分家庭都是雙職父母,一切家務不是靠家中的長輩或是外籍家務助理;如果因經濟問題請不起外傭, 就要母親放工回來後趕著做家務。子女十分渴望父母能有點時間陪陪他們,聆聽他們在日間所見所聞,但可惜父母都缺乏時間及精力去聆聽了解他們。到子女上了中學,父母又會埋怨子女甚麼都不告訴自己、難以溝通、與子女沒有話題等等;其實溝通是從小孩子開始而慢慢形成的,如果從小都沒有溝通習慣,長大後更難以開放溝通。

另一方面,陪伴子女成長是十分重要的, 不是干預,而是陪伴,當子女年幼學行時,我們會在他旁邊,但放手讓他們嘗試,跌倒時鼓勵他們站起來再嘗試,只有讓他們跌跌撞撞, 他們才會學到行走。所以,對於子女人生的成長也是如此的態度,在他們身旁看著他們嘗試,如有需要才扶他一把;所以父母的陪伴是十分需要的。

這文稿見報時,暑假應該還剩餘一星期左右,讓父母們珍惜去陪伴子女,準備他們面對新學期開課的挑戰,在你們的愛內成長。在此也希望老師們在假後,不會要求學生分享假期的「外遊」經驗,要多鼓勵他們分享與父母親子關係的感受,使學生認同並珍惜它。


  • 本欄作者: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和譚錦榮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