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氣候變化為人類精神健康帶來的隱藏危機

期數
4156期
刊登日期
2023.10.13
作者
一念
主曆
2023年10月15日 常年期第二十八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KKP reNew-義筆如果你在夏天會特別焦躁,冬天會容易抑鬱,不用擔心,那是自然的事。我們同為天主的受造物,不但身體需要自然環境滋養,心靈更是與之緊緊結連。教宗方濟各在《福音的喜樂》勸諭中寫道:「我們人不僅受惠於其他受造物,也是他們的管理人。藉著我們的身體,天主如此親密地把我們和周圍的世界聯繫起來,所以當土地沙漠化時,我們能感覺到好像身體有病,當某一物種滅絕時,我們能感到如同痛苦的截肢。」(#215

近年, 愈來愈多科學家研究氣候焦慮(Climate anxiety)和生態悲傷(Eco-grief) 等專門題目。負面情緒是人類應對不同情況的一種自然反應,但因氣候危機直接或間接對心理狀況產生的壓力,卻會隨著頻繁的災害周而復始地出現,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直接的影響有氣溫與睡眠質素的關係,若連續數日或數週睡在炎熱的房間裡,不僅會加劇慢性疾病,還會增加自殺風險和對情緒等產生負面影響。經歷過災害或較了解環境災害的人,都會有機會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生計與天氣緊緊結連的人就承受更大的壓力,有研究指澳洲的農夫會因為擔心不可預期的山火而對日常農務失去信心,憂慮長遠會失去家園和生計,及被迫遷移時可能與原居社群的衝突。

即使不是直接面對死亡威脅或經濟損失,災害紀錄年年破錶亦讓人不禁想像人類滅絕的可能。英國一項關於氣候焦慮的調查中,超過一半受訪青年表示非常憂慮氣候變化,認為自己有責任行動,卻無力扭轉劣勢,擔心未來的日常生活受到影響。我們最近面對「五百年一遇」的大雨也同樣無奈,深夜看著全港交通因主幹道水浸而癱瘓的消息,不禁為翌日上班的安排而心急失眠,為無力抵抗惡劣天氣而沮喪。

精神健康不單是關於精神病患者的福祉,而是關乎每一個人如何面對負面情緒,決策者如何應對新趨勢。今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為「心理健康是普世人權」,倡議普及全民心理健康, 建議改善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更好的生活條件、安全、食物、住房等,更重申去污名化、反歧視精神病患者的重要。2022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推出了一份關於精神健康與氣候變化的政策簡報,指出目前全球有近10億人有精神健康問題,更點出氣候變化對精神健康與福祉構成威脅,其中發展中國家及弱勢社群的情況更嚴重。此簡報提倡將精神健康納入緩減氣候變化的議程。

面對生態危機所帶來的種種威脅,教宗方濟各在照料受造界祈禱日文告再次提醒我們要有心靈轉變,為正義與和平的洪流作出貢獻,重新與天主和受造物連結來治癒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與受造界之間的關係需要更新,讓我們不再看到受造界是被剝削的對象,相反地,我們要守護它,視它為來自造物主的神聖禮物。此外,我們必須了解,一項尊重環境的完整計畫包含四種關係:我們與天主、與我們現在及未來的弟兄姊妹、與整個大自然,以及與我們本身。」

  • 教區全人發展委員會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