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神恩】生命旅程的陪伴者(中)

期數
4158期
刊登日期
2023.10.27
主曆
2023年10月29日 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各有神恩本頁圖片/檔案 - 09B.01_500余剛貞在25歲那年,離開了康家鎮和家人,去到聖瑟味城。她先在羅塞醫院工作,設施的不足和工作的辛勞, 使她感到力盡筋疲。她只得離開醫院,在樂高女士家裡當家傭,她們一起生活了12年。樂高女士去世後,她再次在聖瑟味城的家庭做幫傭過活。在1839年,余剛貞已經47歲了,一天,她在回家途中,遇到了不幸癱瘓又失明的老寡婦邵亞納, 收留並且把自己的床讓了給她⋯⋯不久,來了第二位,第三位老人⋯⋯,四年後,在1843年,已經有四十多位老人和三位年輕同伴環繞在余剛貞的左右。這一個愛德的行動,是她一生的轉捩點。「尚未創辦的事業」開始了,一個以敬老、養老和護老的服務去事奉天主的修會開始成立了。

今日,安貧小姊妹分佈在世界各地32個國家中。1923年,她們應師多敏主教的邀請,來到香港服務,先在九龍牛池灣創辦了聖若瑟安老院。2003年,聖若瑟安老院遷移到新界上水。1958 年,她們應白英奇主教的邀請,在香港黃竹坑創辦了第二間安老院——聖瑪利安老院。今年正好是她們來港服務一百周年!

伴陪終老 尋根歸源

本頁圖片/檔案 - 09B.02_500安貧小姊妹的服務是院舍照顧。自1839年至今,雖然社會制度和環境不斷的改變,她們一直超越國籍和信仰的界限,持守著院舍是家的信念,為有需要的年長者提供住院的照顧,服侍他們直至離世。讓他們住在院舍如住在自己的家園一樣。幫助他們活出積極和充實的晚年。不會在晚年的日子,只看到自己身體功能的衰退,對生存失去盼望和意義,恍如生活在濃霧裡。而是感受到天主的同在和帶領,如聖保祿宗徒所說的: 「身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格後四16)也讓安老院成為一個重視生命和人的價值的地方。

在安老院裡,修女們各司其職,有的負責長者的醫護照顧,有的負責長者日常的起居生活, 例如在廚房煮飯或在洗衣房負責洗熨,有的負責聖堂和禮儀,讓祈禱幫助他們走近天主。有的負責募捐,因為余剛貞為修會訂立了一個不累積經費的準則。時至今日,修女們仍然秉持著會祖的守貧精神和準則。「一切收入有賴信友們的捐助及修女們的出外募集」。還有就是聖余剛貞的「家的理念」不是止於修女和長者之間。她相信天主是我們在天的大父,所有的人都是兄弟姊妹,大家同屬於一個大家庭應該彼此擔待。


  • 安貧小姊妹會
  • 01 長者參與彌撒並領聖體
  • 02 安貧小姊妹在安老院中照顧長者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