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性·思潮】性別是監牢?傅柯思想

期數
4165期
刊登日期
2023.12.15
主曆
2023年12月17日 將臨期第三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變性思潮法國哲學家保羅米歇爾.傅柯(Paul- Michel Foucault,1926 -1984)是後現代主義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傅柯分析了「權力和知識」之間的關係(power/truth),以及它們如何「被使用」,通過社會制度(institutions) 來建構各種社會控制的形式。

在《規訓與懲罰》一書中,傅柯透過分析監獄的發展,展示人們的身體如何受到社會的塑造和規範(discipline),例如通過刑罰、工作、運動,醫療干預等,並進一步受到「權力」操縱。在監獄的情況,透過控制囚犯每天的活動(動作、時間表,固定的空間),囚犯的身體被「規範了」,在監獄裡,他的「身體」必須在指定的時間和地方裡「出現」,做著規定的動作(例如步操,劃一的勞動模式,或睡覺); 換言之,監獄首先控制了囚犯的身體,囚犯的身體變成為整個「監獄機器」的其中一口螺絲釘,囚犯被「活動」所控制著,他的身體每刻都被監視著,他的心神囿限於身體之內,也因此也被監視著。規範的策略不是強行壓制他們的「靈魂」,而是強迫他們的身體變成為阻礙他們自由意志的「規條」,身體的需要(或者「被需要」)成為了他們「真正」的本質和需要。他認為,「身體是靈魂的監獄」這句俗語,應該變成「靈魂是身體的監獄」。

傅柯認為,類似監獄裡的控制和規範,根本是無處不在。例如現代社會時常強調,怎樣才是一個「理想的女人」,不少女性因此刻意採用不同方式來塑造自己的身體:通過整形手術、控制飲食,跟隨潮流打扮等;實質上,她們的身體和心靈,都被社會(大監獄)所牢牢控制⋯⋯

在對性別理論的研究中,傅柯否定「正常的性」和「自然的性」的概念。人們對性的看法和體驗, 都是文化機制(cultural institutions)建構的概念, 通過論述(discourse),將人們的性認同(生理)和性別認同(行為)作出「正常」解釋,有效地規範社會的「正常性行為」。通過建立起來的「正常」行為的標準,「有權力者」就可以對社會出現的性行為和性別行為進行評估,病理化,和加以規範和「糾正」。

傅柯關於「性」的概念,影響了女權主義和酷兒理論(Queer Theory),他們認為,同性戀、女同性戀、異性戀等身份(identity)背後沒有客觀的基礎,全部只不過是一種文化建構概念,是通過規範話語和權力關係建立的, 只不過是社會控制的工具而已;每一個人應該自己定義自己的性別身份,而這個自我定義是唯一合理的個人身份定義。

然而,關於「性解放」,傅柯卻也持謹慎的態度;他認為,將性從一組文化和道德規範中「解放」出來,就意味著必須有另一組規範取而代之,沒有真正的解放,人們永遠不會有真正的自由。因此有人批評他是悲觀主義,能破不能立。然而,他敏銳而且尖刻的眼光,也為我們提供不少獨到的分析。

  • 本專欄逢一、三、五主日刊登

  • 教區關注性多元文化小組
廣告